「M+代表『博物館+』,『加號』表示博物館的角色處於快速變化之中,博物館不僅是一座建築物或一系列館藏,還是一個引發、傳達、吸引和啓迪的地方。」M+館長華安雅如此詮釋M+這所視覺文化博物館的名稱。在M+開幕之際,回顧其發展歷程,從「M+」概念的初次提出,到現在博物館終於面世,已有逾十五年時間。M+飽歷風浪,發展一波三折,建造工期屢次延長,屢次捲入爭議,可謂命途多舛。
博物館的來龍去脈
M+是一所收藏、展示及詮釋二十至二十一世紀視覺文化,範圍涵蓋視覺藝術、設計及建築、流動影像等的大型博物館。但若追本溯源,如今M+博物館的定位,可說是經過多年社會紛爭後得出的「折衷方案」。
一九九九年,時任特首董建華在施政報告中提出在西九龍填海區建設大型演藝中心,概念隨之逐漸醞釀變化,並擴展成「西九龍文娛藝術區」計劃。二○○二年,經過規劃比賽,Norman Foster的設計獲選為文娛藝術區的發展藍圖。○三年,政府在此基礎上發出「發展建議邀請書」,邀請書中提出興建「現代藝術博物館」、「水墨畫博物館」、「電影博物館」及「設計博物館」四所主題博物館。○四年,三大入標財團的建議書中,都有和應政府提議,其中由長實及新鴻基合資的「活力星國際」,更一度成功夥拍法國龐比度中心、美國古根漢美術館競投項目。兩者均有意參與博物館的營運和設計,卻因競爭而產生分歧,最後無法共存。
同時間, 政府以「發展建議邀請書」招標的方式,直接引入私人發展商建造及營運「西九文娛藝術區」,因有「利益輸送」之嫌,甚或涉及「官商勾結」,社會反對聲音不絕。在輿論壓力下,○六年,時任特首曾蔭權決定推倒重來,成立研究小組重新檢視西九發展,其中的博物館小組,建議在西九設立一家「具前瞻性的全新文化機構,取名為M+(或Museum Plus),主力發展視覺文化」,以此取代之前政府構思的四所博物館——M+從此萌芽發展。香港博物館館長協會在二○○九年曾撰文評論,M+主題與先前的四所博物館「如出一轍」,只是面積減少, 顯然是一個「折衷方案」。
延誤多年與館藏建立
「西九龍文娛藝術區」被推倒後,二○○七年重新換成「西九文化區」,再搬上政府議程。緊接成立的西九文化區管理局,亦在○九年就西九設計方案展開研究諮詢,並最終挑選Foster + Partners建築事務所提出的「城市公園」概念發展西九文化區。局方一二年另辦M+建築舉辦設計比賽,比賽由瑞士建築師事務所Herzog & de Meuron聯合團隊的作品勝出。
二○一四年底,M+工程動工。最初,M+預期在一七年末竣工,開幕時間卻逐年延誤。先是遇上承建商財困,要停工另覓新承建商,其後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去年底,M+博物館大樓終於獲發俗稱「入伙紙」的佔用許可證,今年三月正式宣布竣工,然後再確立在十一月十二日開館。
但一所博物館的「建立」,不只在建築硬件層面,也在於館藏。大部分博物館,無論是公營還是私人,成立前都一定累積了一些藏品,是這些藏品讓「建館」變得可能。然而,M+是先構思「建館」,才由零開始蒐羅藏品。二○○八年,立法會向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批出的216億撥款,就有17億是供M+購置藏品費用和相關費用。
在二○一一年至二○一六年擔任M+行政總監的李立偉(Lars Nittve)曾表示,他上任做第一件事,是游說瑞士前駐華大使、中國當代藝術收藏家烏利希克(Uli Sigg)捐贈私人藏品。結果,希克捐出了價值13億港元的1463件作品,M+在此基礎上再向他購入47件作品。這批作品成為了M+首批重要館藏,M+亦就從希克館藏中挑選作品,特設「希克展廳」。
博物館大樓一邊建設,M+館藏亦愈添豐厚。這幾年,M+繼續游說收藏家捐贈私人藏品予M+,亦直接從藝術家本人、畫廊、拍賣行、收藏家購入作品,以及委約藝術家創作可以納入館藏的作品。目前,M+的藏品約有8000件,現仍預留 12 億元購置新藏品。在M+開幕前,部分藏品已率先在二○一六年落成的「M+展亭」在多個展覽展出過。
M+誕生記:
開幕前爭議不斷十多年
M+藏品和購藏策略,在開幕前一直不乏爭議。延續多時的主要質疑,是M+館藏中,香港藝術家及創作者的作品只佔館藏的兩成多,讓人憂慮本土元素和視角被埋沒忽視。華安雅初上任M+行政總監時,本地文化政策評論人胡恩威亦認為她缺乏香港生活經驗,不了解本地藝術史,只會讓M+項目脫離本土。
二○一四年,M+購入日本設計師倉俁史朗的「清友壽司吧」。當時有傳媒指出,整個「壽司吧」連家具陳設價值1500萬元。M+館方引用國際博物館慣例,沒有公開實際購藏價錢。評論人胡恩威曾表示作為藝術家,不能理解為何用一千多萬元購藏「七十年代用夾板做成的東京壽司吧」,建議買本港70年代的大牌檔更好。資深策展人何慶基也質疑,博物館多以「散件」形式購藏,絕少「買走成個壽司吧」。
另外,在二○一八年,M+宣布以「全球首見」的方法,購入南韓數碼藝術組合「張英海重工業」逾500件現有及未來作品,並表示該組合日後推出的新作都歸館方擁有。事件引起廣泛討論,民間一度以為M+把「張英海重工業」的所有作品「買斷」,質疑理據何在,後來館方解話,澄清博物館並非「買斷」,只是在購入該組合的現有作品外,該組合的未來作品會多製作一個版本傳送給M+。
去年通過的《國安法》及新的社會氣氛,令M+在今年三月陷入開館前的最大爭議。其時本地政治人物和報章的批評焦點,落在館藏當中可能引起人們對中國之憎恨,或涉嫌違反《國安法》的藝術品,包括希克藏品中、中國異見藝術家艾未未的攝影作品《透視研究:天安門》,相中艾未未對着北京天安門豎起中指。希克當初願意把私人收藏贈予位於香港的M+,是希望作品能留在中國的土地,又能避免中國大陸的審查。
是次事件惹來各方關注,使M+的開幕多了一重陰影,有人認為這象徵着香港的藝術展示自由日漸收窄。希克則發聲明指,從事件可見中國大部分地區及香港部分人士對當代藝術的理解有別於藝術界,「當代藝術可能會批判現實,甚或戳到痛處」,尾段留下一句「並非所有作品都適合展示公眾,但可留給藝術史家研究」。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行政總裁馮程淑儀稱,M+部分館藏或不適合展出,但不代表館藏不能有這些作品,因為它們可以反映出某一時代的創作、特殊的背景。艾未未早前親自證實其部分作品無法在M+開幕展展出,而在M+的網上館藏中,《透視研究:天安門》只剩下文字資料,相片已被拿掉,但同系列對着美國白宮豎起中指的《透視研究:白宮》相片卻仍可看到。
「政治家與社會媒體應該更關注的是民生。」M+視覺藝術國際委員會主席仇浩然半年前受本刊專訪時表示。他期盼社會各能抱着開放、願意接受的態度看待M+,讓M+達成它接連中國、亞洲以及世界藝術的使命,「而如果因為某種爭議而避開這個使命,那麼就比較可惜。」
M+能否擺脫過去爭議,開闢到自己的空間路線,達成其立館使命——從香港角度出發,配合世界視覺,讓人透過它觀看到視覺文化在二十至二十一世紀的全球發展?甚或和其參考對象,巴黎龐比度中心及英國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等國際現當代博物館並架齊驅?這些都有待M+開幕後,冷靜觀察分析,再作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