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導演許鞍華現身威尼斯影展,親身領取今年度金獅終身成就獎(Golden Lions for Lifetime Achievement),新作《第一爐香》亦在影展作世界首映。獲獎的她在記者會談及,在香港的社會運動及全球疫情下,新作的後期製作過程困難重重,卻是一種「美好的掙扎(Fantastic Struggle)」。
今年七十三歲的許鞍華,在作家張愛玲百歲誕辰之時,再度改編張氏短篇小說《第一爐香》,講述上海女中學生葛薇龍,在二戰前夕,來到香港淪落為交際花,在燈紅酒綠的世界中沉溺的故事。
許導形容,《第一爐香》製作過程艱辛,先是香港社會運動開始,其後再逢疫情大流行。「我們剛完成拍攝時,香港的抗爭運動開始…… 每天我們都能聽到、更能聞到樓下的催淚彈,而我每晚都要經地鐵回家。」
持續五個月在抗爭運動下工作,疫情爆發又使新片後期製作再遇變數,製作團隊要用Zoom上網開會溝通。「我們幾乎沒見過面,但卻完成了工作,這就像,怎形容呢?美好的掙扎(Fantastic struggle)。」許鞍華坦言,看見每個電影工作者迎難而上,堅持盡力做好電影,讓她深受感動。
問及她對當下政局的意見,許鞍華直言不願多談,讓作品傳達她的見解。
「我認為,對我而言,最好不對局勢發表太多意見,因為這部電影由中國公司出資,而他們容許我們拍製這部巨大道德複雜性的電影,並且已需作很少刪減就能通過審查。」
許鞍華1979年出道,為「香港新浪潮」的重要領軍人物,執導幾十年間,從處女作《瘋劫》,到《投奔怒海》、《女人四十》,有近三十部作品。威尼斯影展總監Alberto Barbera對許鞍華讚口不絕,稱她為「當代亞洲其中一位最受尊敬、多產、多面的導演」,又表揚許導作品中的人文情懷,以感性和知性,訴說難民和長者等邊緣社羣的故事。許導之前已改編過《傾城之戀》及《半生緣》電影,今次是第三次以張氏小說為藍本,製作《第一爐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