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穿越時空,感動後世的藝術,既能有形,亦可無形,其魅力各異,但同樣擁有豐富的文化底蘊。誼樂社藉着「賽馬會樂・憶古蹟・人・情・事」計劃,將流芳百世的古典音樂與香港古蹟交織,讓悠揚樂韻注入本地歷史建築,引證了音樂的無遠弗屆,亦令古蹟背後的故事得以傳頌。五月,誼樂社繼續為觀眾締造時空交錯的文化體驗。
雙「古」齊下 記載歷史的兩種藝術
古典音樂與古蹟,兩者顯然易見的共通點是其悠長歷史。誼樂社聯合創辦人及藝術總監李垂誼(Trey)認為這兩種藝術形式簡直是一拍即合,相輔相成。被問及在香港古蹟內舉辦音樂會的想法是從何而生時,Trey指在歐洲,於古蹟內演奏是稀鬆平常的事,他淡然道:「回到香港時,我反而想問『為什麼不在古蹟做音樂會?』,音樂與建築都是藝術的一類,這樣的配搭更有啟發性。」古蹟是歷史的載體,可以從建築物參透往日的文化及社會脈絡,Trey認為「每個古蹟都有故事」,香港作為中西文化交匯之處,複雜的歷史背景使各個古蹟的故事更為獨特。
而古典音樂靠一個個音符連結往昔,流傳千古,有着歷久不衰的優雅韻味及深厚的文化。Trey認為把古典音樂帶離音樂廳,是把古典音樂普及化的契機,能降低公眾接觸古典音樂的門檻:「古典音樂未必是容易讓人一聽就喜歡的音樂,音樂廳也是較嚴肅的地方。如果能帶公眾到其他環境,用另一個角度來認識古典音樂,會令整個體驗更加吸引。」


追隨樂韻 發掘未認識的香港
香港的法定古蹟及歷史建築逾一千五百座,當中有些不對外開放,僅有參與導賞團或特別安排才能內進。而「賽馬會樂・憶古蹟・人・情・事」計劃就成為了大眾及音樂家走入未知空間的契機。
誼樂社在多個古蹟舉行過音樂會,並致力將該地的歷史故事與音樂表演連結。Trey提及二〇二二年於沙田道風山基督教叢林舉辦的音樂會反應熱烈,一來是因為道風山糅合中西建築美學,被譽為「隱世聖地」;二來亦因誼樂社特意挑選與道風山有關連的曲目,用音樂說故事。
Trey坦言自己以前從來未聽說過此地:「但去到實地考察時,發現原來那裏與挪威有很直接的關係。」道風山由挪威來華的傳教士艾香德(Karl Ludvig Reichelt)創立,所以誼樂社以挪威著名作曲家葛利格(Edvard Grieg)的《皮爾金》組曲為主題,「葛利格寫的音樂讓我聯想到這位傳教士,組曲講述到處流浪冒險的故事,而這位傳教士亦是由挪威到中國,再輾轉來到香港沙田,兩者的共通點很有趣。」


跨界藝術媒介 擴闊觀看歷史的視角
藝術的範疇廣闊,除了音樂之外,誼樂社「賽馬會樂・憶古蹟・人・情・事」計劃亦邀請不同藝術家參與,提供多個視角予公眾認識古蹟和歷史。每次的跨界合作都是根據古蹟的背景,別出心裁地尋找相關的主題向觀眾介紹。例如去年九月的音樂會在中環藝穗會舉行,這一帶自十九世紀便與花朵甚有淵源,毗鄰的雲咸街其時花檔林立,附近還有香港植物公園(現為香港動植物公園)和已拆卸的格林堤園。Trey與團隊便提出與花藝師李寶琪合作策劃花展,為觀眾提供耳聽音樂,眼看鮮花的多感官體驗,「觀眾的反應都非常好,不單是坐在那裏聽音樂,而是很立體的體驗。」不同範疇的藝術家就着同一主題可能會有不同見解,回溯藝術品的誕生過程,會了解到原來跨界合作所碰撞出的靈感是如此新奇有趣。

去年誼樂社在香港大學大學堂以「城堡的印記」為主題,在音樂會以外亦舉辦了導賞團,由一眾現居大學堂內的學生帶團,讓學生講述宿舍的歷史及建築特色,Trey指「這種交流很難得,互相都會有新發現。」他亦有感香港的街道風景頻繁轉變,「我每次回到香港都會留意一些舊樓,但是待我下次回來,那些樓宇就已被清拆。」他明白城市的發展軌跡不會停歇,能夠保存下來的古建築就更顯珍貴,所以他更想透過音樂會來吸引公眾到訪及認識本港古蹟。

奏入校園 培養學童藝術潛能
Trey明白延續文化的根本條件是要有新血加入:「我們深信讓下一代有更多機會接觸古典音樂,便能令這門藝術得以承傳。」所以除了在古蹟舉辦音樂會外,誼樂社亦非常重視教育及外展活動,曾到訪了逾百間學校,將古典音樂融入戲劇元素,讓中小學生以有趣的角度認識古典音樂及古蹟故事。
粉嶺神召會小學是參與「樂訪校園」計劃的學校之一,李碧雯校長指學校重視多元智能發展,音樂便是其中一環,而「樂訪校園」以革新形式傳遞音樂與歷史知識。例如話劇的內容會隨着音樂穿越不同時空和地點,當故事講述到鼠疫的地方時,會邀請同學一起模仿老鼠的叫聲,李校長認為這種互動性,令學生的投入程度大增:「可以讓小朋友覺得這個音樂會『我也有份參與』,不只是演奏家單方面在表演,而是大家都有機會一起玩。」
負責活動的音樂科老師方奕豪亦認為「樂訪校園」把古典音樂與學生的距離縮窄,「『樂訪校園』將古典音樂帶到小朋友身邊,不是單純聽音樂,而是可以親眼看到知名音樂家在面前演奏。」讓學生體驗到與平日音樂課截然不同的學習模式。



五月節目 譜出雙城醉人魅力
「賽馬會樂・憶古蹟・人・情・事」計劃得到各方的好評,誼樂社將繼續舉行這項別具意義的項目。今年五月,誼樂社將以「意韻縈繞」為主題,藝術總監李垂誼和指揮賀爾曼圖將於大館帶領樂.誼獨奏家樂團與意大利米蘭史卡拉歌劇院室樂團攜手演出兩場室樂音樂會,演奏多首舉世聞名的作品,包括古典時期的大提琴大師鮑凱利尼的協奏曲、浪漫主義派音樂家布魯赫和韋伯的曲目,以及柴可夫斯基的弦樂小夜曲等。

賽馬會樂・憶古蹟人・情・事:《意韻縈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