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恆、閃耀,黃金在古人心目中佔有重要的意義。在眾多金屬當中,它不易氧化,可世代相傳。展覽「鑠古鑄今〈二〉:中國古代黃金工藝與傳承」揭開跨時三千五百年的黃金工藝奧秘,拉近古代文物與我們之間的關係。
黃金的背後故事
早在二Ο一四年,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與周大福大師工作室合作開展一個黃金工藝的研究計劃,於二Ο一七年展出了第一期的研究成果,而此次展覽希望與觀眾繼續深入探討不同的工藝細節。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副研究員童宇博士作為此次展覽策展人,他介紹第一期研究大致梳理了黃金工藝的種類,包括錘鍱、鏨刻、鑄造等。到第二期他們就集中關注三個方面:錯金銀、錽金銀、金絲製作與應用,也是此次展覽中呈現的三大工藝。「金器和一般的書畫展品不同,它需要接觸實物,甚至上手觸摸才能瞭解到工藝的細節。」童博士連同周大福金匠師傅一起去海內外博物機構看文物,仔細研究結構後,開始嘗試修復,甚至上手製作。
「『鑠古』就是將古代工藝知識融匯,『鑄今』則是鑄造今日的工藝飾品,希望觀眾可以從傳統歷史中理解多些,再帶入現代生活中。」童博士分享不少人平時都會佩戴金飾,或者作為結婚時長輩送給年輕人的禮物,但是它背後是怎樣製作,為什麼這樣製作設計,卻未必被大眾所瞭解,他希望通過這個展覽讓大家對平時佩戴的飾物有深入的認識,也帶給現代金工一些啟示。
鑲嵌手法與紋飾設計
錯金銀與錽金銀都是金銀鑲嵌的工藝,錯金銀出現得較早,在東周時期,通常用於青銅器上。後來慢慢發展,鐵器取代青銅器,而鐵器更硬,所以出現錽金銀工藝。「展廳內分別有兩件錯金銀與錽金銀復原品可以給觀眾觸摸,大家摸上手就知道區別。」其中海報上的紋飾出自一件帶鈎展品,童博士分享其中的有趣發現。二O一七年收藏家關善明博士不清楚此文物是錯金銀還是鎏金,所以捐贈出來作研究。童博士指出,以往對錯金銀的認識,很難製作出這麼密集的紋飾,因為鑲嵌一塊金片需要在槽體周圍再鐫刻一些深槽,金片和金絲是分開鑲嵌,當中會存在一些接駁位,但這件藏品的紋飾完全沒有接駁位,像是一整塊鑲嵌。「而且這件藏品是鐵器,基底已嚴重鏽蝕,我們已很難得知它的槽是怎樣的,所以它實在是很神秘。」
展廳的上層是重點展示金絲製作與應用的工藝。「古代要製作一條又細又均勻的金絲其實不容易。」童博士介紹古代製作金絲的兩種方法,一種是扭捲法,即是用金片在兩個平面滾磨,另一種是現代的拉拔法。而金絲製成後可以有不同的應用,例如套接或編織成金鏈,或互相焊接、編織成鏤空立體器物,如明代的罩髮器、䯼髻等。
親手製作 感受工藝
「這次展覽主要講工藝,如果只看文物很難完全體驗,拍攝工藝短片和做教育展廳是最好的方式。」童博士介紹此次項目中重點研究的金鏈結構,在教育角特設不同的金鏈複製品可供觀眾上手觸摸,每條金鏈遠看相似,但當中大有乾坤,「每個環運用不同的串連方法組合則會得出不同寬度和密度的金鏈。」還有工具區域生動還原工匠的工作枱、拔絲板、瑪瑙刀等,結合圖文和實景,觀眾可以深入淺出地瞭解工藝細節。
這個項目並不是完結,而是帶出了更多的問題,童博士希望繼續探索黃金工藝在其他歐亞大陸的文化情況,並帶給觀眾看見更多珍貴的藏品故事。在四、五月份也有一系列工作坊,給予公眾親身動手製作金器的機會,拉近傳統工藝與我們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