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大道】認真生活 讓經歷成創作養分 電影中不同面向的關錦鵬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不止香港電影 是香港電影人

【電影大道】認真生活 讓經歷成創作養分 電影中不同面向的關錦鵬

18.07.2022
陳諄䚻
6

人物是電影的重要元素,有立體的角色,故事自然有靈魂。關錦鵬的電影幾乎都以人物為中心,寫不同年代和背景的男男女女的掙扎和成長。回歸創作本身,他認為導演應懂得如何分配甚至善用自己的理性與感性,將想法投放在作品上,亦即他常掛在口邊的座右銘──既近且遠,既遠且近。

八十年代,關錦鵬是個炙手可熱的副導演,跟余允抗、許鞍華、譚家明等新浪潮導演合作無間。從許鞍華身上,他學到「人物」是很重要的東西,「從劇本出發,到拍攝時也是。」他以自己在《花城》擔任副導演的經驗為例:「不是今天拍這場戲我才跟她(鄭裕玲)講,而是試造型時,我有機會到她的家,就會跟她說我覺得怎樣。」在拍攝時間以外也應該入戲,提早建立理解。

年輕時,關錦鵬被行內人稱為「最佳副導演」,眾多導演都想找他合作。
年輕時,關錦鵬被行內人稱為「最佳副導演」,眾多導演都想找他合作。

導演心中的尺

講拍電影和做導演,有一位導演對關錦鵬的影響尤為深遠,那是小津安二郎。自大學看過他的《東京物語》,關錦鵬便迷上這位導演。要總結小津安二郎的電影為觀眾和自己帶來了什麼影響,他引用同為小津迷的台灣導演侯孝賢所贈的八隻字:既近且遠,既遠且近。這八隻關錦鵬形容為「畢生受用」的字,具體來說就是導演該懂得如何分配自己的感性與理性。

如今拍電影很多時都要顧及市場口味和需求,為了令電影賣座,導演似乎不得不作出妥協。關錦鵬反問,「如果拍純商業電影,理性來說我是否就要計市場,幾分幾秒令觀眾笑?」對於可如何善用自己感性與理性,關錦鵬鼓勵年輕導演應先找找自己,「找回你的初心,為何自己想當導演?」

關錦鵬一直以「既遠且近,既近且遠」執導宗旨,直言分配自己的理性與感性,就是做導演非常重要的條件。
關錦鵬一直以「既遠且近,既近且遠」執導宗旨,直言分配自己的理性與感性,就是做導演非常重要的條件。

電影離不開生活

不單是做電影,任何類型的創作其實都源於生活。從個人成長、父母,到性別認知,關錦鵬許多作品都取材自自己或身邊的人與事。對他來說,每個作品都是一面鏡子,反映不同面向的關錦鵬,「創作很多時是要坦然面對自己,我會自私一點,希望透過了解我身邊的人,或觀察到的人和事,來明白自己多一點。」

眼見新世代愈來愈習慣以短訊溝通,不論是與人互動的慾望還是對世界的敏感度都開始下降,關錦鵬直言這與創作有莫大關係,「我會鼓勵年輕電影工作者,不要太快走進人際關係愈來愈疏離的環境,若開始失去與人見面和溝通的意欲,就會很難做創作。如何重拾緊密的人際關係,找到和人相處的親密感很重要。」關錦鵬再笑言,自己喜歡用語音短信,短的句子,長的說話都會錄音交代,因為聽見人的聲音就是一種溫度。

關錦鵬自言是一位很喜歡與演員溝通的導演
關錦鵬自言是一位很喜歡與演員溝通的導演

關錦鵬

參加無綫電視藝員訓練班入行,後獲周梁淑怡邀請轉到幕後發展,曾被同業稱為「最佳副導演」。關錦鵬以拍攝女性題材聞名,他於1987年執導的《胭脂扣》於香港電影金像獎及金馬獎獲得多個獎項,而《阮玲玉》亦被評為「最佳華語片一百部」之一。其他經典作包括《女人心》、《地下情》及《藍宇》。

陳諄䚻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不止香港電影 是香港電影人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