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藝術家有熱誠、有想法,也需要一個平台,才能將自己的創作實踐。文字工作如是,舞蹈表演亦然。香港不乏對當代舞蹈充滿熱誠的年輕藝術家,他們從過去的作品中獲取靈感並加以重塑,繼而孕育多套嶄新當代舞作品。這些作品都需要一個不受環境侷限和影響的平台,才能造就更多時代性的演出,繼往開來。
每年2、3月,香港都會舉辦藝術節,呈獻多個本地和國際藝術家的優秀演出,涉及音樂、歌劇、舞蹈和實驗劇場等表演類型。藝術節副節目總監蘇國雲曾說:「藝術可以平淡致遠,但藝術圈不能平淡,標新立異的當代舞團更加不能。」因此,他衍生出建立專業舞蹈生態圈的想法,讓一眾有心志的舞者能持續發表新作品。2012年,此想法獲得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贊助,並在今年迎來第10年,舞出一個時代。
十年間,社會和舞蹈圈皆經歷了不同變化,雖然因疫症未能為觀眾帶來現場表演,香港藝術節依然將其中三個套十周年系列演出搬到網上,以錄像形式讓公眾感受當代舞蹈的新詮釋。
舞蹈錄像 呈獻當代舞另一面貌
在今年第49屆香港藝術節,香港賽馬會當代舞蹈平台一共帶來五套演出,當中《當代十年》、《沒有大象》/《得體》和《火滅》/《煉金》三套節目,由即日起至5月31日,於香港藝術節的網頁免費播放,公眾只需登記便可觀賞。
《當代十年》匯聚了十位正值盛年的香港當代舞蹈藝術家,他們透過創作來回顧自己的舞蹈生涯,並展現出當代舞不拘一格、獨立特行的面貌。十個演出分別為《It’s Not My Body–Chapter lll》、《脈變》、《自我_查》、《如果身體是一個出口》、《髮膚》、《擂台》、《當打之年》、《我的舞蹈生涯?》、《好好諗,好好跳》及《溺》。
每位藝術家從精鍊的篇幅探討多元題材,包括動作的質感、動作與聲音的互動、當代舞的語彙與技巧進化、藝術家的堅持與對創作的詰問,以及舞蹈如何回應當下世界等。
《沒有大象》/《得體》由內地與香港舞蹈家合作打造。2019年,內地編舞常肖妮來港與五位香港年輕舞者共同創作《沒有大象》,「大象」是作品的符號,象徵着巨大的孤獨、沉默與似乎看見卻不可言明的真相。2021年,世界各地仍然挑戰重重,《沒有大象》將以全新面目,以中港兩地隔空外景拍攝登場。
《得體》為台灣回流的陳慶翀與貴州舞蹈家鞏中輝跨地域隔空創作的新作。作品的名稱語帶雙關,英語諧音為「Dirty」。兩人在創作過程中不斷地互相發問,試圖從對話中幫助彼此尋找靈魂最深處的禁地,同時回溯過去,用最「得體」的方式把大家最「dirty」的一面呈現出來。他們用了影像紀錄交流創作過程,亦以身體發掘社會規範和動物性之間相符與相悖的有趣關係。
《火滅》/《煉金》兩套作品均為雙人舞,《火滅》以凌厲的肢體動作,敍述一對戀人的靈魂對弈,而《煉金》透過身體與大型藝術裝置的互動,激發不同的聲音迥響。兩個風格迥異的作品,演繹了理性與激情的身體碰撞。
《火滅》由比利時「偷窺者」舞團﹝Peeping Tom﹞的創作舞者及編舞約斯‧貝克﹝Jos Baker﹞擔當概念及導演,作品探討兩個人在婚後的生活,當各自都有着不同的壓力,會如何構成一個奇幻又深刻的人性故事。短篇作《煉金》則利用大型塑膠充氣球、膠管和工業式風扇,加上密閉空間內的氣氛和壓迫感,探索舞蹈創作,視覺和聽覺效果十分豐富。拍攝版本結合了動態和影像,激發觀眾的想像力,並提供獨特的視覺體驗。
(資料由客戶提供)
香港賽馬會當代舞蹈平台十周年
▋《當代十年》
▋《沒有大象》/《得體》
▋《火滅》/《煉金》
放映日期:即日至5月31日
立即登記免費欣賞:https://go.hkaf.org/CDSX
香港藝術節委約及製作
演出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獨家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