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研究者黃愛玲遺稿結集出版 李焯桃:這是最好的紀念方式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電影研究者黃愛玲遺稿結集出版 李焯桃:這是最好的紀念方式

k200320jimmy-031-3
《戲夢餘音:黃愛玲電影文存》上、下卷由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早前出版。
《戲夢餘音:黃愛玲電影文存》上、下卷由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早前出版。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早前出版《戲夢餘音:黃愛玲電影文存》上、下卷,由李焯桃擔任主編,收錄黃愛玲的幾十篇遺稿,包括影評、學術論文,節目策劃及評審心得等。李焯桃談到:「愛玲有許多不同身份,大家最熟悉的就是通過《戲緣》和《夢餘說夢》認識的黃愛玲。但她有另外三個身份,包括華語電影學者、電影節目策劃及教師,我們都希望在這部文集呈現出來,希望大家對愛玲有更闊的認識。」

呈現黃愛玲的多重身份

到訪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的辦公室,桌上除了新書《戲夢餘音》,也擺放學會季刊《HKinema》第四十二期,即是黃愛玲與世長辭後的紀念專題。李焯桃手執新書,憶起好友,總是讚揚對方的才情洋溢,文章流麗,情理兼備。「影評人有好多種,有的經常拖稿,但愛玲則是好可靠自律。她很獨特的,同時有多重身份,有嚴肅學者一面,有感性影評的,甚具女性觸覺,能夠平衡情理,是很難的。愛玲有獨有見解,發掘好深,同時對歷史有研究,對電影有感性,這兩者的結合相當出色。」

李焯桃認為整理出版黃愛玲的遺稿相當有意義,希望讓人認識她不同的身份面貌。
李焯桃認為整理出版黃愛玲的遺稿相當有意義,希望讓人認識她不同的身份面貌。

作為黃愛玲的好友,談到編輯遺稿文集的個人感受,他靜默一會,緩緩道出:「我不會太感情用事,都過了兩年。我盡量客觀,以編輯角度按內容及意義去作篩選。可以選的文章太多,有時只能忍痛取捨。」

新書分為上卷《戲緣篇》及下卷《問學篇》及《夢餘篇》,前者有多篇情理兼備的電影評論,後者則包羅研究論文、講課,評審及策劃感受。李焯桃形容今次收集的文稿很龐雜,輯錄散見於報紙,刊物或網站的文章,題材和格式南轅北轍,最短可以是一百多字的短評,最長則以幾萬字論述三十年代中國電影單鏡頭。

此外,收錄的文章新舊幅度也很闊,最早期的文章包括寫於1978年的《杜魯福和他的鋼琴師》,當時黃愛玲身處在巴黎,這篇是她第一份完整地用中文寫成的文章,李焯桃指出:「可以從這篇看得出行文較生硬,但更加見到她有天分,進步得很快。」書中大部分文章均未曾結集出版,也有數篇為不同版本的稿件,例如《回憶的小盒》一文談張徹與易文,曾出版短文《時代的標誌——張徹與易文》,是次所收文章則在內容上作延續發展;《馬徐維邦與邵氏文藝片》則為初稿,比長版更為精警。

「愛玲是文人,最好的紀念方式就是把遺稿結集。出版有傳之久遠的意義,讓人更認識這個大家都不捨得的電影文化工作者。」李焯桃語氣堅定地說。

新書輯錄黃愛玲的影評、學術論文,節目策劃及評審心得等,亦有手稿複印。
新書輯錄黃愛玲的影評、學術論文,節目策劃及評審心得等,亦有手稿複印。

好的影評沒有一套標準

談到影評風氣的今昔分別,李焯桃憶述在依靠印刷出版的年代,可謂百花齊放,五花八門,相當熱鬧,「如《電影雙周刊》,在一個平台上聚集到四方八面、不同背景,觀點和學派的人相互交鋒,可以筆戰好多期。有了互聯網後,討論變得分散,而且人人都可以發表文章,但有些只是印象觀感式的,或者不堪咀嚼,理據不足,甚至自相矛盾,不像以前有編輯把關,凡刊登的文章都有水準保證。」

他指出影評有許多種,既有學院派,也有直覺式,最基本是言之成理,文字表達力足夠。「電影是五花八門,絕對不應該有一套標準,不應用一把尺去量度所有事,等於你不能拿蘋果與橙來相比。」而在李焯桃眼中,黃愛玲永遠都是如此獨特,「如果可以把愛玲容易歸類,她就不會受到這麼多人重視吧。」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