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不是一切 盛事以外的「藝繽紛」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香港中生代藝術家面臨蛻變 探問本地藝廊生態

市場不是一切 盛事以外的「藝繽紛」

26.03.2024
添子
圖片由藝術家及各藝廊提供
1-hauser-wirth-hk

巴塞爾藝術展香港(Art Basel Hong Kong 2024)在二〇二四年三月再度回歸,聲勢之浩大呼應「國際盛事之都」的論述。期間國際知名畫廊齊聚,當中不乏本地代表繼續「說好香港故事」,一切似乎漸漸步入正軌?惟震耳欲聾的正面聲音中,可有主流未能聽到的異聲?香港藝術的繽紛展望,又呈現哪些鏡花水月的狀態?

三個藝術商、收藏者和畫廊經營者Ernst Beyeler,Trudl Bruckner和 Balz Hilt於一九七◯年啟動的「Art Basel」藝術展會,發展至今已成國際藝壇以至全香港的年度矚目盛事。今屆,本地藝壇及媒體更 鋪天蓋地的宣傳和報道,指展覽是疫情後「全面回歸」,242間藝廊來自超過四十個國家及地區,比去年參展單位多出37%,恢復二◯一九年的規模,有二十五間更屬首次參展,帶來「全新氣象」。同期在港舉行、於亞太地區舉足輕重的藝術展覽Art Central亦吸引九十五家藝廊參與,並首度推出「Neo」展區,旨在發掘嶄新的創作方式和 議題思考,也為新銳藝廊及新進藝術家提供平台,接觸更多收藏家 及藝術愛好者。各大藝廊及展覽空間亦聞風而動,舉辦一系列衛星展覽(Satellite Exhibitions),將聲勢推向高峰。

Alexandria Smith,Stirrings of a Polymor phous Bloom, 2023,installation view,Artwork © Alexandria Smith(圖片提供: Gagosian高古軒/攝影:Martin Wong)
Alexandria Smith,Stirrings of a Polymor phous Bloom, 2023,installation view,Artwork © Alexandria Smith(圖片提供: Gagosian高古軒/攝影:Martin Wong)

 

藝術市場之都

據藝術網站《Art Price》在二◯ 二三年推出的當代藝術趨勢報告(The 2023 Contemporary Art Market Report)指,香港已成為嶄新的當代藝術品的交易樞紐,地位甚至「超英趕美」,是不少西方新進畫 家劍指之處,皆因當代藝術作品在香港的拍賣會和藝術展成績亮眼:二◯二三年上半年,香港拍賣了239件當代藝術作品,成交額為3,900萬美金,與紐約市場不相伯仲。蘇富比(Sotheby’s)、佳士得(Christie’s)、 富義斯(Philips)等重量級拍賣行, 也紛紛計畫來港設立新總部及拍賣中 心,反映對此處市場的重視。報告亦提及,已故加拿大籍香港華裔藝術家王俊傑(Matthew Wong)的作品 《River at Dusk》與《The Road》分別以660萬及460萬美金成交,多少反映香港藝術家的地位。

事實上,香港成為「藝術市場之都」非疫情後才「突發性」大躍進,早於二◯一◯年代起,多間享譽國際的藍籌藝廊(Blue-chip Gallery)如白立方(White Cube)、立木(Lehmann Maupin)、高古軒(Gagosian)和佩斯(Pace)等已在港「插旗」;二◯ 一八年於中環開幕的H Queen’s,高峰期更聚集卓納(David Zwirner)、當代 唐人藝術中心(Tang Contemporary Art)等八間頂尖藝廊於同棟大樓,成為一時佳話;二◯二◯年、疫情期間, 法國前總理父子Dominique與Arthur de Villepin亦於中環荷李活道開設新畫廊Villepin,多次展出趙無極、Francis Bacon等大師作品,展現對本地藝術市場的信心。

但藝術展、拍賣會以「買賣」為主,前者雖開放予公眾入場,主要目標客羣仍屬擁有資本的收藏家;參展藝廊自然也按市場供求,挑選有「商業價值」的藝術家和作品,局面即使未至單一化,可是風格難免有所側重。《Art Price》報告盛讚香港當代藝術市場發展迅速之餘,不忘提及高價成交的作品多來自炙手可熱的非本地新進藝術家(Emerging Artists),如 Avery Singer、Camilla Engström、 Loie Hollowell、郝量等,香港藝術家則屈指可數,連帶或影響藝廊的發掘意欲。

翻查資料,佔據私人市場比重極大的展會如Art Basel Hong Kong與Art Central,均獲政府「文化藝術盛事基金」資助;其他獲補助項目,如M+「宋懷桂:藝術先鋒與時尚教母」展覽、故宮文化博物館及英國國家美術館合辦的「從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國國家美術館珍藏展」, 或近期公眾熱議、由英國時裝設計師Anya Hindmarch創作的Chubby Hearts Hong Kong等,皆以古典藝術(classical arts)、殿堂級藝術家 (established artists)或話題商業作品為主,多少顯示官方對「藝術」下的定義仍見保守、狹窄。

徐浩恩 (b. 1978)《盛宴》,2023 ,水墨 設色 宣紙,106.5 x 218 cm 。(圖片提供:藝術家及漢雅軒)
徐浩恩 (b. 1978)《盛宴》,2023 ,水墨 設色 宣紙,106.5 x 218 cm 。(圖片提供:藝術家及漢雅軒)
徐浩恩與他的作品《混沌護衛》,2017年;澳洲悉尼市新南威爾斯美術館「Outlaw」群展現場,2022年 。(圖片提供:藝術家及澳洲悉尼市新南威爾斯美術館 © Art Gallery of New South Wales, Felicity Jenkins)
徐浩恩與他的作品《混沌護衛》,2017年;澳洲悉尼市新南威爾斯美術館「Outlaw」群展現場,2022年 。(圖片提供:藝術家及澳洲悉尼市新南威爾斯美術館 © Art Gallery of New South Wales, Felicity Jenkins)

藝界自強填補空白

 

豪瑟沃斯香港新址首展「張恩利:臉」展覽現場。(圖片提供:藝術家及豪瑟沃斯/攝影:JJYPHOTO)
豪瑟沃斯香港新址首展「張恩利:臉」展覽現場。(圖片提供:藝術家及豪瑟沃斯/攝影:JJYPHOTO)

風格「真空」非一朝一夕的事, 當香港成為熾熱的「拍賣之都」、市場兩極化(聚焦於「新進」與「經典」),「市場」比「藝術」大,難免影響不少默默耕耘的中生代藝術家(Mid-career Artist)的發展。一年一度的「藝術三月」,縱能引發公眾對藝術的短期討論和興趣,長遠卻是杯水車薪。

面對瓶頸,近年不少策展人和藝廊老闆洞察先機,希望在藝術市場的「主流」之外開拓空白版圖,如尋找不少擁有巨大潛力、卻非拍賣或藝展常客的創作者,既為客戶和觀眾帶來「新鮮」也多元化的作品,也助藝術家提高名聲和擴闊人脈,成就互惠互利的新局面。除卻中環作為「經典」藝廊集散地(Conglomeration),工業區亦因租金優勢吸引好些藝廊進駐。

例如,豪瑟沃斯香港(Hauser & Wirth Hong Kong)新空間,從H Queen’s遷往中環核心地段臨街而立,推動「藝路隨行」(Art in the Street) 系列第二個項目;從中環畢打行搬回葵涌工廈的知名藝廊漢雅軒(Hanart TZ Gallery),其創辦人張頌仁長年推廣華人當代藝術,亦支持香港中生代藝術家,例如多次為本地藝術家何倩彤策劃個展《伊卡洛斯聳聳肩》、《吾友烏有》、《沼澤地》及其他聯展,今年又為生於香港、現居加拿大的徐浩恩在港舉辦首次個展《搖籃在深淵上搖晃》,呈現別具魅力且多元的「香港性」(Hong-Kong-ness)。二◯一◯年成立的刺點畫廊針對本地藝圈的盲點,聚焦當代攝影和影像等常被忽略 的藝術媒介,像年前曾為長年涉入本 土歷史的藝術家梁志和辦個展。位於田灣的Gallery EXIT也曾呈獻本地藝術家陳惠立、蟻穎琳及丘國強的聯展 《請試着以雙手摘霧》等。諸如此類 的嘗試,皆流露香港畫廊和藝術家的 自強心志。

欲成就「香港藝繽紛」,不能只着眼於僅一個月的「藝術盛事」,更需多思考:「市場」之於「藝術」固然重要,卻非等同,畢竟藝術的價值,不限於藝術品成交額和參與展會的人數,就算市場蓬勃予火,香港當代藝術的未來尚待更多深度的討論。

《請試著以雙手摘霧》展覽現場。(圖片提供:Gallery Exit:Exit安全口)
《請試著以雙手摘霧》展覽現場。(圖片提供:Gallery Exit:Exit安全口)
添子
圖片由藝術家及各藝廊提供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香港中生代藝術家面臨蛻變 探問本地藝廊生態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