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賞】抽離的社區介入是好是壞? 大角咀社區博物館展覽觀後感 金工設計師陳寶鋒聽街坊故事造十件藝術品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藝賞】抽離的社區介入是好是壞? 大角咀社區博物館展覽觀後感 金工設計師陳寶鋒聽街坊故事造十件藝術品

t7
t3

記者在疫情期間結識到金工設計師、Playback Concept創辦人陳寶鋒,在聚會中總是靜靜地耐心地聽着朋友說話,鼻項戴着圓框眼鏡、掛着微笑,不慍不火。去年PMQ deTour,他創作了一個很出色的展覽「RE: move on」,根據物主故事,配合金工改造舊首飾,特別強調回憶不須被抹去,而是可以換一種方式繼續向前走。好記得其中一隻玉戒指的故事,物主爸爸的遺物,經陳寶鋒一分為二,重造成兩隻戒指,由子女分別保存。因此,當陳寶鋒說今年會辦一個大角咀版「RE: move on」,記者十分期待,因為我曾經都住在大角咀劏房三年零八個月。

在今年十月底開始的藝術展覽,與香港藝術中心的公共藝術及社區藝術項目「轉角:」合作,展覽名為《Move on to TKT》(社區博物館系列)。陳寶鋒和Playback Concept花了幾個月時間和大角咀街坊聊天,發掘專屬於大角咀的社區故事。其後,陳寶鋒藉着故事,創作了十件藝術作品,其中包括:

一、  《我這次不會再離開》,雕塑

故事:九龍殯儀館:大耳

t6
披上牛油披風小狗

「黑妹」與當年十四歲的「大耳」都是遊走於大角咀的流浪唐狗。區內街坊形容大耳有靈性、好聽話。大耳貪吃,最「厲害」的本領莫過於會自己打開一磚牛油,一隻腳踏弄牛油包裝,另一隻腳抓開包装鋁箔。

從事殯儀業工作的大角咀街坊陸偉明先生(明哥)是大耳的主人,每天的工作就是面對生離死別。但2021年那場奪走大耳性命的交通意外,還是讓他格外傷感。對他而言焚燒紙紮是讓逝者安息生者釋懷的道別儀式,同時代表生者對逝者的思念。展覽的作品先以打印方式製作出紮作支架,覆蓋上大耳最喜歡吃的牛油的包裝鋁箔,並重塑了大耳的模樣。大耳一直是街坊心中的無價寶,這一件作品就代表大耳永遠都活在明哥與一眾街坊的心裡,常伴左右,默默守護社區。

 

二、《無盡的辛苦所以有無盡的快樂》,裝置藝術

故事:快樂印刷公司:關榮焯伉儷

t8

抬頭一望,招牌中「快樂」兩字清晰無比。頂着「快樂印刷公司」招牌之名的關生、關太已踏入從心之年,他們仍然一板一眼、一朝一夕地印刷。關榮焯1957年入行、1971年成婚、1972年自立門戶,並於1977年搬入大角咀,搬到大角咀全因近碼頭方便去中環買字粒。

70年代是大角咀全盛時期。運輸公司林立,帶來滿滿的印刷單據、信封、信紙、發票的訂單。當時從荷蘭購入的海德堡印刷機,至今運作良好且與柯式印刷機並馳,日復日把訂單完成出貨。

現今,印刷訂單多來自附近店舖公司,也不乏專程跨區來光顧的老客人。特別的是有些十年前從事設計來過印喜帖的客人,後來還會回來探望。

公司取名「快樂」,是給自己時刻的提醒:生活勞碌辛酸,只望以「快樂」回報。夫婦二人結婚逾半世紀,歷盡辛勞養大子女,簡單安定地生活,原來已是最大的幸福與「快樂」。

活版印刷用的鉛粒,越來越罕見。字粒用久後磨蝕會令字印筆劃變模糊。鉛字粒與計數器的字符是為了印刷而存在,所以都是左右反轉。此作品將計數器內的數字盤,換成正向的中文字,60個字元由訪問中的關鍵字組成。觀眾可以按壓計數器讓它轉動,構成隨機的組合。這種無盡的重覆勞動,由追求結果轉化為欣賞過程,並由觀眾賦予當中意義。

三、《飄浮的鐘》,裝置藝術

t1

大角咀位於海邊,以前是水上人與漁民聚居之地,亦曾是著名船塢所在之處。海上風波險惡,以前大角咀的漁民與水上人會拜祭洪聖爺求平安,大角咀的洪聖爺廟是見證;1875年,大同船塢於大角咀成立,受益於此其相關產業如造船、船隻維修、五金零件等都曾養活大角咀不少人。

來到今天,大角咀的水上人已寥寥無幾,亦不再是船業重地。就算《Move on to TKT》團隊想走訪大角咀僅存拆船的店舖,希望以工業廢棄物資重塑船隻,最後只發現店舖已經結業。

店舖沒有了,廟宇卻依然屹立。

洪聖爺廟是大角咀的錨。假如可以,想問問洪聖爺,二百年來目睹這裡不停變化,每次看的海岸線也不一樣,會有甚麼感受嗎?對祂來說,所有改變只是一剎那的事嗎?

索性造一艘船,並在船上放一盞銅鐘。當海浪震動令銅鐘聲大作時,我們以鐘聲叩問天地。

「轉角:」社區博物館系列的《Move on to TKT》还過數個人物與地標的視角,敘述大角咀的前世今生。展覽連結不同世代的大角咀人,予人儼如穿梭不同時空細嚼舊區愛退中强特的故事的機會。

四、《第一百次鑄造的鐘》,裝置藝術

t7

大角咀洪聖廟建於1881年,原址位於深水埗界限街與大角咀道交界處的福全鄉內。政府於1928年開發土地,在大角咀對出海岸線填海造地。福全鄉清拆,廟宇也遷往福全街現址。

洪聖爺是海神,大角咀位於海邊,當時大角咀的水上人、漁民等善信皆會向洪聖爺求庇佑。就算如今廟宇離海漸遠,大角咀的水上人不多,廟宇依然不乏其他信眾參拜。隨社區變遷,神明職能在眾人心中或許有異,但因洪聖爺就是一個地方的神,信眾相信他有能力保佑社區。

廟內存有光緒七年(1887年)銅鐘,鐘聲響徹洪聖殿。銅鐘見證了社區歷來的變遷,也體現了民間信仰、廟宇文化以及傳統建築特色。

以藝術形式重鑄銅鐘,鐘的輪廓與細節仍在,但每一次鑄造又是將金屬重新成形的過程。一百個小銅鐘,每一個都有點不一樣,只有一個是完整的。就像大角咀在每一代每一個人的腦海中,不斷被重新塑造,每一段記憶都只是時間的長河中的小片段。

觀後感:抽離的社區介入

記者在10月底開幕禮時已造訪是次展覽,但久久沒法寫下感受。最大原因是展覽設於大角咀必發道100號的全新商廈「One Bedford Place」二樓,展覽場地仍殘存裝修味道;而身處在顯然的市區更新大廈之內,看由市建局有份出資的社區項目,很自然地觸動到記者的「天線」,腦海響起歌詞「摘去鮮花然後種出大廈」,無法純粹投入於藝術創作的氛圍之中。(據中原工商舖資料,此商廈為樂風集團旗下項目,前身是一座工廈;「轉角:」是由市建局撥款的「市區更新基金」資助項目)。

於是我問陳寶鋒,「你有想過這個項目是為市區重建洗白嗎?」陳寶鋒很真誠地說,他人一向比較理性和抽離,所以今次都是以金工設計師的身分去聽街坊的回憶,然後創作。

這也許亦是另一個令我無法由心說很喜歡這次展覽的原因,創作故事似乎刻意以中性客觀的方式陳述出來,而明明這些街坊的故事理應更有血有肉?

但我亦知道,我並不中立和公平。因為我本身就認識陳寶鋒,而且忍不住將是次展覽和上次deTour展覽作比較。

而我太喜歡上一次的展覽了。

但儘管如此,這個大角咀展覽還是值得一看,除了十件創作,他還梳理了大角咀的海岸線變化歷史,亦展出了大角咀街坊陸藝揚Woody攝影機下的舊大角咀珍貴相片,令我這個前大角咀住戶對大角咀有了更深印象。

而且,單看陳寶鋒的精湛金工手藝都已十分值得。

(文章為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刊立場)

PROFILE

彭麗芳,《明周文化》藝文設計組編輯。每星期看展覽,不定期寫作專欄【藝賞】分享展後感想。

 

 

「轉角:」社區博物館系列《Move on to TKT》

 

日期:2024年10月25日至12月31日

地址:九龍大角咀必發道100號1樓One Bedford Place

時間:10:30 - 18:30

免費入場

詳情見IG:@retaikoktsui @playbackconcept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