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超越政治】彼得‧漢克 敢於挑戰傳統劇場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諾貝爾文學獎 2018/2019

【文學超越政治】彼得‧漢克 敢於挑戰傳統劇場

24.10.2019
潘詩韻
法新社、網絡
2014年,漢克在挪威奧斯陸領取「易卜生獎」時,在會場外遇到反對者,舉牌抗議他為前塞爾維亞總統米洛舍維奇的種族滅絕政策護航。

奧地利作家漢克(Peter Handke)獲頒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並沒得到普遍文學界的認同,跟他的政治立場及相關言論不無關係:他擁護在巴爾幹半島進行種族滅絕的前塞爾維亞總統米洛舍維奇(Slobodan Miloševi),曾獲頒勳章表揚他宣揚塞國極右派狂熱民族主義的功績;於米洛舍維奇在海牙接受國際法院審訊其血腥罪行期間,更為文著書替其護航。

這位無論在政治或知識界皆備受爭議的作家,在文學獎的路上亦屢遭非議:2006年的「海涅獎」(Heinrich-Heine-Preis)、2014年的「國際易卜生獎」(Den internasjonale Ibsenprisen)也引起牽然大波,後者更引發示威抗議。這次獲頒諾貝爾獎,巴爾幹半島各國元首即發聲明指斥,眾多作家及學者羣起批評,哲學家齊澤克(Slavoj Žižek)直指「在2014年漢克要求諾貝爾獎被廢除,說它是文學界的『虛假祝聖』(false canonisation),現在他獲獎這個事實證明他當時的說話是對的。」(The Guardian, 11 Oct 2019);連美國筆會的主席伊根(Jennifer Egan)也罕有地表示極度遺憾。

政治立場

2014年,漢克在挪威奧斯陸領取「易卜生獎」時,在會場外遇到反對者,舉牌抗議他為前塞爾維亞總統米洛舍維奇的種族滅絕政策護航。
2014年,漢克在挪威奧斯陸領取「易卜生獎」時,在會場外遇到反對者,舉牌抗議他為前塞爾維亞總統米洛舍維奇的種族滅絕政策護航。

瑞典學院去年由於#MeToo運動揭發的性醜聞而押後頒發文學獎,並承諾檢討,頒授對象不再以歐洲白人男性作家主導,但今年的結果卻差強人意,即使曾獲頒諾貝爾文學獎的奧地利作家耶利內克(Elfriede Jelinek)對漢克推崇備至,也難挽回諾獎的公信力。

今日國際社會的面貌愈趨複雜,全球化的資訊流通,令地球村內每一員對文學及創作者的「審美」眼光,難以單憑「純文學」的創作技藝去判別一個作家的優劣,尤其是作家是以語言文字為創作載體,一字一句都透露着作家的思想,讀者期望作家言行合一,而非割裂地將視野收納於紙頁上的文字形式之間;而大眾對國際文學獎項的期望更高,寫作造詣與作為藝術公民彰顯正義並存的作家更是眾望所歸。美國筆會主席伊根就直言,拒絕為一個「持續對整全戰爭罪行紀錄提出質疑」的作家的語言獨創性而慶祝,「在一個民族主義抬頭、專制領導和全球廣泛傳播虛假資訊的時刻,文學界值得更佳的人選。」

一個作家的政治行動與立場,應否視為其文學創作的一部分?在當下的政治語境(context)下,我們又如何評價漢克作品的「文學價值」?

「這裏不會有你們所預期的東西,也不會出現你們意料外的事物……站在台上的人不是演員,坐在台下的人也不是觀眾……這裏沒有戲,只有現在……你們帶着期待而來,但你們的好奇心將不會被滿足……在你們離開之前,你們會被冒犯。」

—《冒犯觀眾》選段

文本獨創性

筆者接觸漢克的作品,主要是戲劇文本,他於1966年發表的《冒犯觀眾》(Offending the Audience),確實是當代戲劇經典作品的表表者。其直面鞭韃觀眾虛偽的語言與劇場形式,打破演者與觀者之間的第四道牆之餘,亦開啟了「說話劇」─即沒有情節、故事或戲劇行動,純然以說話展述的一種戲劇形式,為戲劇史上重要的一頁,至今仍被世界各地的劇團不斷搬演。漢克的語言文字貫徹着他對觀演關係的概念,透過反覆重疊的句式與叩問,讓觀眾不得不質疑其被動位置的必然性。這樣直白的說話劇,在今日搬演時,自然有着不一樣的意義,亦須尋找令當下觀眾不得不反思的表演形式,筆者就曾看過由小童及少年人演出的版本,台上小演員愈咬牙切齒地對觀眾直接讀白,台下觀眾卻愈忍俊不禁,不無感慨。

《我們互不相識的一小時》,是漢克著名的「無言劇」,劇場視覺效果強烈。
《我們互不相識的一小時》,是漢克著名的「無言劇」,劇場視覺效果強烈。

漢克一直敢於挑戰傳統劇本及劇場的表演形式,他另一部於1992年發表的劇作《我們互不相識的一小時》(The Hour We Knew Nothing of Each Other)則描寫了四百五十個陌生人在一個小鎮廣場上一天的生活日誌,相對於「說話劇」,這是一齣沒有說話的「無言劇」,各個人物不停在廣場上來回穿插,過着他們的生活日常,純然以視覺圖像建構劇場形式。

在戲劇史上,漢克誠然為戲劇文本的獨創性及劇場形式帶來了嶄新的衝擊及啟發。這位備受爭議的作家,如何看待他作為藝術公民的一分子,甚至會否放棄領取這個他曾經嗤之以鼻的獎項,是他作為一個作家對自身創作需要負上的責任,也是作為讀者/觀眾衡量他的作品的文學及藝術成就的重要參考。

潘詩韻
法新社、網絡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諾貝爾文學獎 2018/2019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