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上的共居實驗】大學生紮營抗議高昂租金 設計師睡帳篷響應 同步策劃以共居為題展覽 以羣體共存應對未來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米蘭設計周2024

【天台上的共居實驗】大學生紮營抗議高昂租金 設計師睡帳篷響應 同步策劃以共居為題展覽 以羣體共存應對未來

11.06.2024
譚志榮、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9

二○二三年五月,米蘭理工大學一個名為Ilaria Lamera的學生,因負擔不起昂貴租金,乾脆在校園草地搭起帳篷露營。幾天後,草地上的帳篷連綿不絕,甚至蔓延至羅馬、都靈(Turin)、卡利亞里(Cagliari)等超過二十個城市,大學生們紛紛參與這場抗議高昂地價,爭取住屋公義的抗爭。二○二四年四月,米蘭設計周期間,藝文場地Base Milano建築物的天台,也冒起十多個帳篷。設計周導致酒店房價翻漲四至五倍,天台帳篷既為希望參與這場設計盛事的年輕人,提供可負擔的選擇,也是一種政治性的實驗與宣示——從何時起,「家園」變成無法負擔?家可以哪一種形式實現?透過共生主義(convivialism),設計作為一種形式,可如何改變利益至上、分隔與對立日益嚴重的社會?

都靈大學的學生在校園裏紮營抗爭(法新社圖片)
都靈大學的學生在校園裏紮營抗爭(法新社圖片)

帳篷、臨時淋浴間經已搭建妥當。計劃參與者也已進駐帳篷。萬事俱備,只是米蘭四月天氣反常驟降,晚上跌至三、四度。是設計師也是營地經理的Matteo Proietti,為大家張羅多張毛毯,也在羣組裏問有沒有人有需要幫助。

「有人撐不住想要離營嗎?」記者笑問。「還沒有。」Proietti答。今次計劃的參與者背景及文化多元,分別來自法國、墨西哥、斯洛維尼亞、夏威夷等地。為了確保大家的共居時光平順愉快,Proietti下了不少功夫。他先制定了一份協議讓大家簽署,列出條款如請尊重公共地方整潔;不同文化必定存在差異,敬請理解及不要容易感到冒犯;大家可自由出發參與設計周活動,但請務必共進早餐,每天同享早晨時光。此外,計劃也安排了集體活動,如頌缽治療、烘焗麵包等等。

米蘭設計周期間,Base Milano發起天台紮營計劃,抗議昂貴地價租金。
米蘭設計周期間,Base Milano發起天台紮營計劃,抗議昂貴地價租金。
設計師Matteo Proietti也是今次計劃的營地經理
設計師Matteo Proietti也是今次計劃的營地經理

廉價住宿以外 學習共生共存

Proietti及Base Milano的文化總監Linda di Pietro皆指出,這次共居計劃受去年席捲意大利的校園紮營抗爭所啟發。「這座城市的貧富懸殊愈來愈嚴重,這在房屋的售價與租金方面反映出來。」di Pietro說。Proietti也說,設計周也帶來暴漲租金,造成不平等:「整個設計周就只能被可以負擔的人所形塑……很多人會被排拒在外,特別是年輕、或創作路向比較社會導向的設計師。這樣的話,米蘭設計周只會變得愈來愈商業化。」

他們於是開放天台,盡綿薄之力,讓想參與設計周的年輕人能以廉租入住。同時,Base Milano也於今次設計周訂下「The Convival Laboratory」的主題,開宗名義以共居及共生為主題,同步舉辦展覽及藝術家進駐計劃。

「在西方資本主義社會,我們好像只懂得一種居住方式,就是在私人物業住宅裏居住。所以我們今次計劃的想法是,為甚麼我們不試試透過共居、共住,分享資源、共議決定,從行動中實現民主?我們怎樣透過設計,去重新思考我們可如何住在一起?」di Pietro說。

Base Milano的文化總監Linda di Pietro
Base Milano的文化總監Linda di Pietro

設計試驗羣體共生

設計師Victor Papanek及James Hennessy,早在七十年代出版著作《Normadic Furniture》,是一本教人如何以極低成本購買及建造可以摺疊、吹漲、快速砌起的家具DIY指南,讓人建造流動家園。di Pietro亦提及,去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意大利館所擺設的The Carpet House展覽,就展示如何以簡單的帆布變成野餐空間、戶外影院、孩子遊戲及帳篷,「一張地毯,可以成為對話發生的空間,也可以變成私密的空間……當你把很多地毯放在一起,它又會變成一個市場,讓想法可以交流及分享。」她說。

物件經設計生成後,也打開了想像管道,讓人摸索穿越其中的不一樣方式,甚至改變羣體的思考形態。di Pietro遂介紹他們設計周期間所展出的作品,如何表達對於「共生」主題的探問。意大利設計組合Lemonot的裝置作品Talamo,是巨型但輕盈、形態曲線抽象的牀,由多個「小沙發」所砌成,每天也以不同形態呈現,有時甚至會吊於半空,成為空中雕塑。Lemonot的設計師Lorenzo Perri及Sabrina Morreale在倫敦的皇家藝術學院任教,也研究及教授關於人類居住環境的設計,所以跟Base Milano的策展方向不謀而合。

兩名舞者Martha Pasakopoulou及Aris Papadopoulos在Talamo裝置前表演,與之互動
兩名舞者Martha Pasakopoulou及Aris Papadopoulos在Talamo裝置前表演,與之互動

「你可以自己躺下,也可以跟家人、朋友、其他人在上面互動。這不只是一件看起來漂亮的藝術品,它也是一個被觀眾所激活、吸引互動的裝置。」di Pietro說。

同時間,Base Milano也邀請歐洲各地的設計師進駐,各自在一間房間展示其扣連「共生」主題的計劃。對人類皮膚及微生物感興趣的Erica Curci由身體出發,以皮氏培養皿及矽膠模型造出顯示血管結構的仿生皮膚,探討人內在身體的共生關係。

Erica Curci以皮氏培養皿及矽膠模型造出顯示血管結構的仿生皮膚。
Erica Curci以皮氏培養皿及矽膠模型造出顯示血管結構的仿生皮膚。

Montjoi Institut則在房間裏重構了一個居家空間,放滿既熟悉又具象徵意味的廚具與碗碟,以此表現工業社會結構以及人處於其中的情感連結。Sophie Conroy則決定在她所居住的荷蘭城市Eindhoven流浪半年,在街上住、朋友家寄宿,以行為實驗探問家的意義。「你不再僅僅視城市為一個穿越的空間,城市變成你的家,你就得找一個可棲居的地方、找一個可以洗澡的地方,你就會發現可以讓你生活的公共資源很少。」di Pietro說。

Montjoi Institut則在房間裏重構了一個居家空間,三位藝術家每天都在房裏進行不同日常活動。
Montjoi Institut則在房間裏重構了一個居家空間,三位藝術家每天都在房裏進行不同日常活動。
+4

多元才是屬於所有人的未來

或許在注重個人化與競爭的現代社會,提醒人類相互依存與包容的習性,可會令更多人在此覓得容身之所?di Pietro說:「在這樣富裕的社會,卻會有那麼多人得睡在街上,其實很瘋狂。在非洲,反而不見人們流浪街頭。因為房屋都會為露宿者打開大門,讓他們不必暴露危險之中。」Base Milano今年也特地跟去年參與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加拿大館合作,舉辦有關房屋與土地問題創新方案的對談,討論頗具創見的題目如士紳化稅(Gentrification Tax)等等。

回到天台的共居實驗—參與者感受如何?來自美國的設計師Allison Rowe說,她對於參於者的多元感到驚喜:「我們當中都是很不一樣的設計師,有做工業產品設計、室內設計的,也有攝影師,這是在日常生活不常接觸的有趣羣體。」「我覺得有這樣的空間去承載不一樣的參與者很重要。因為說到最尾,設計是關於我們想要的未來,所以我們需要來自不同地方、有着不一樣想法的人,這樣我們才能肯定我們正在設計我們所渴望的未來。」Rowe說。

設計師Allison Rowe
設計師Allison Rowe

營地經理Proietti在計劃期間也住進帳篷。他也珍惜跟其他參與者的交流。其中一名經驗豐富的平面設計師,開始對他的工作感厭倦,希望能嘗試可持續產品設計。「當見到人們即使在某範疇工作多年,但去到某個時間點,選擇回應時代精神,作出改變,這是很教人鼓舞的。」Proietti說。

「共生」如何影響設計?

這班設計師除了在現實紮營,學習如何一起生活;也一直在設計上,嘗試與不同文化與社羣「在一起」。Matteo Proietti的一個作品,嘗試綜合其人生經驗及設計行動,列出十二句看似平平無奇的建言如「問你鄰居最愛的食物是甚麼,然後一起烹煮」、「當有人想請你借出一分鐘的時間,嘗試給他兩分鐘」、「找一間可以進入的社區中心,不要問,只需幫你可以幫上的忙」……

雖看似簡單,但Proietti就因為依循這些建言,助他在缺乏資助的情況下,連結餐廳及當地戲院,幫助荷蘭Eindhoven的一間難民中心實現了電影之夜與全民意粉日的計劃。「我不是在hard sell,但這些(指他列出的十二句建言)都實實在在幫助我實現想做的計劃,而這些行動都是基於對人的同理心,也幫助我們連結他人。」

營內安排讓設計師參加的集體活動,如頌缽治療及瑜伽。
營內安排讓設計師參加的集體活動,如頌缽治療及瑜伽。
營內安排讓設計師參加的集體活動,如頌缽治療及瑜伽。
營內安排讓設計師參加的集體活動,如頌缽治療及瑜伽。
藝術家Rosalie Piras帶領大家烘焗麵包
藝術家Rosalie Piras帶領大家烘焗麵包

另一營友Allison Rowe也分享,她曾受IKEA之邀就墨西哥城(Mexico City)的缺水問題研究創新方案。這班外來設計師,認為與其為當地居民解決問題,更應視他們為善用水資源的先鋒,應從中學習。「這些人沒有iPhone及其他數碼產品,但他們是在這種困境生活的人,並發展出適應方式。他們面對的挑戰是我們在未來也可能面對的。」Rowe說。

於是,設計團隊細心觀察居民們如何善用生活廢水,留意到他們往往利用廢水再洗碗碟、為植物澆水等,設計師便決定嘗試幫居民在家居建立一個便利儲存及取得廢水的系統。「我相信我們應該從地方出發去思考,應該對本地人的需要、文化、經已存在的處事方法更為敏感。」Rowe說。

譚志榮、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米蘭設計周2024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