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大建築之六】北京香山飯店 現代與傳統 曲高是為了未來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I.M.PEI貝聿銘九大建築

【九大建築之六】北京香山飯店 現代與傳統 曲高是為了未來

24.06.2024
m+提供
一羣官員觀看香山飯店模型,1979年,©曹慰祖。

北京香山飯店(1979-1982)

貝聿銘獲邀設計北京香山飯店時,是中國開始改革開放翌年。當時中國到處都是抄襲西方的不倫不類建築,因此他希望在飯店應用中國優秀建築元素,包括使用他家鄉蘇州風格的白灰泥牆,並引入中國園林。

貝禮中當時三十歲,開始積極參與爸爸的建築項目:「我爸爸在中國的關注是復興中國偉大的建築傳統,他希望引起人們對自己歷史遺產的關注,並努力在中國人中培養對自己歷史的更多自豪感。」

對於香山的建築風格,黃健敏闡釋:「因為貝聿銘想飯店跟環境融合,所以把房子蓋得比較矮,只高兩至三層,房間很多,所以分布得很廣。我問過很多住過香山的人,在辦理入住後,往往要走很遠才找到房間,但香山的環境很漂亮。貝聿銘在香山飯店用了一個文化因子,可能很少人會注意到,就是『曲水流觴』(中國古老水迷宮)的概念,他在後面庭園做了一個可以流水的『虎』字碑。」

可惜香山飯店設計不受當時中國人喜愛,M+今次展覽會展出一張罕有相片,一羣官員看着香山飯店模型,露出疑惑神情。王蕾演繹:「我們可以看出相中人心想『這個人是怎麼搞的?』你知道嗎?中國剛剛開放,他們想蓋大樓。為甚麼要蓋一座看起來像村莊的飯店?人們並沒有公開反對它,但周圍有很多評論。」建築低矮是因為貝聿銘倡議不應在北京故宮附近興建高樓。

 

一羣官員觀看香山飯店模型,1979年,©曹慰祖。
一羣官員觀看香山飯店模型,1979年,©曹慰祖。

王蕾說從此事可以了解到貝聿銘並非外人所評價的事事「圓滑討好」,反而是有自己的堅持,她認為他從不追隨潮流和舒服的感覺,所以往往能提出大膽的建築設計,其中以大羅浮宮改造計劃可見一斑。

香山飯店建築外牆為白底灰框,細部以傳統工匠燒製的瓷磚裝飾。大廳挖空大量菱形窗洞、亦有較大的圓月和梅花狀窗口,引光線和戶外園林景緻入室。而飯店花園更加精采,特別從雲南運來大石佈置,亦細心栽樹與設計小徑,吸引住客流連駐足。

趙無極的水墨畫裝設在香山飯店四季庭大堂旁的房間中,2021年,©田方方,M+委約拍攝。
趙無極的水墨畫裝設在香山飯店四季庭大堂旁的房間中,2021年,©田方方,M+委約拍攝。
編輯推薦
m+提供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I.M.PEI貝聿銘九大建築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