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橋之城➀】被斷爪的大圍八爪魚天橋 新商場啟用即拆舊通道 照搬2010年方案漠視民間反對 沙田交通關注組道出街坊不滿:無理由一條直接的路要拆咗佢,要求啲人兜路
你知道香港第一條行人天橋在哪裏嗎?答案是銅鑼灣禮頓道行人天橋,於一九六三年初興建,是今日所稱的「奧運橋」。當時《華僑日報》有載,當局決定在「人車最擠擁之處」建天橋,並預期若該橋效果良好,其他人車擠擁處也可能陸續興建行人天橋。禮頓道行人天橋啟用六十年後,香港變成了「千橋之城」。
根據路政署網站數字,香港目前有1,583條行人天橋及行人隧道,並有1,447條行車天橋及橋樑。當中包括灣仔、中環、旺角、荃灣等人車密集地區的「超級天橋」巨網,也有變成了「無街之城」新市鎮將軍澳。行人天橋,到底為行人而設,還是為行車而建?當walkablecity乃至「無車城市」漸成未來城市主流,香港的行人天橋規劃是與時並進?原地踏步?還是過河拆橋?
八爪魚天橋照搬2010年改建方案 漠視居民多年反對聲音
位於車公廟路與美田路交界處的有蓋行人天橋,又名「八爪魚天橋」;它是大圍地標,橋如其名,的確四通八達,緊貼港鐵大圍站,毗連大圍街市,附近多個大型住宅區,可謂全港最繁忙的行人天橋之一。沙田交通關注組成員Rex用 「不可或缺」來形容其重要性,「因為它是 (大圍)正中間,基本上所有行人想橫過車 公廟路、美田路,總之一要過馬路,就要行天橋,冇隧道。」
不過,這條八爪魚,近月慘遭斷爪。
隨着大圍站上蓋商場「圍方」於去年十二月啟用,天橋北端出口,在十二月二十七日被政府圍封,準備展開清拆工程;天橋改為駁往圍方二樓,行人需兜入商場,經扶手電梯或升降機才能上落天橋。
Rex和Jon是「沙田交通關注組」創始成員,他們指自己和許多街坊一樣,事前對改橋工程毫不知情,直至有街坊在社交平台上傳政府新聞網二○一○年「大圍站道路工程刊憲」文件連結,方知當局一早便決定「永久封閉並拆除部分該天橋北端的天橋部分」。
二○一○年十二月,政府首次就大圍站道路工程刊憲,其中包括,建議封閉及拆除天橋北端、改由商場通道代替,隨即引起區內居民不滿,然而其反對訴求不獲政府重視。本刊二○一二年六月出版的封面故事《加價前夕港鐵覇權睇真啲》中,記者訪問時任沙田居民權益會代表李世鴻,他指天橋每日繁忙時間約有二萬人經過,尤以北端最為繁忙,直斥「港鐵剝奪居民使用戶外道路的權利,是將公共空間私有化!」他又表示,當時收集了一千三百多份反對意見書,但港鐵及政府卻充耳不聞,「二○一○年十二月三日在區議會跟議員開會,十二月八日就刊憲了,根本沒有諮詢過居民!」
十二年前,十二年後,居民反對聲音被漠視,八爪魚天橋北端出口逃不過被拆命運。
新路、舊路 為何兩難全?
今次改建工程中,關注組對於政府的處理有兩大不滿,Rex說:「第一就是,政府部門的回覆(傳媒查詢),完全是像錄音機般重複當時在區議會通過的內容:『因為一○年過咗會所以就要做』。第二就是,居民不知情……別說諮詢,連知會都無,通知你之後點樣行都無,話改就改。」
他忿忿不平地說:「事隔咁多年,大圍的人口都多了很多……以十年前的規劃、數字,去到現在唔review就去執行,係咪合適呢?就是一個好大嘅問題囉。」關注組收到許多街坊查詢、留言,「基本上全部都係想要保留「舊路」(天橋北端),同埋就係覺得好混亂,因為無理由一條直接的路要拆咗佢,要求啲人兜路。」他道出街坊心聲。
今年農曆新年假期期間,二人曾到圍方商場通道視察。初三「赤口」,本地信眾素有參拜車公的傳統,許多人都經大圍站及八爪魚天橋前往車公廟,圍方成必經之路,「大圍特別是圍方多咗好多人,嗰條扶手電梯兩邊都企滿了人,但這還是在舖頭未開業的情況下發生。」Jon續說:「可想而知,當舖頭進駐時,個buffer位又不多,如此大量的人入去,真係好的做法咩?」
他們質疑圍方商場兩條扶手電梯及升降機的載客量,根本不足以應付大圍站一帶的頻繁人流,尤其是上下班繁忙時間,擔心若發生固障停用而未能及時修復,必會造成嚴重擠塞、混亂。他倆和眾多街坊都認為,「(新路、舊路)兩邊共存,就係比較可取的方法。」他們實在想不通,既然「舊路」保養成本不高,也不會造成額外開支,不見得為何必須拆掉。
位於商場室內的「新路」,設有二十四小時有蓋扶手電梯、冷氣,標榜「無障礙通道」,但Jon直言:「說來好聽,但對於很多行人來說,在繁忙時間,好明顯情願選擇『舊路』行快兩步趕往大圍站,好過塞在有冷氣的扶手電梯上。」他反問:「點解一啲舊式樓梯,原來對於好多人來是more favourable?」他倆從區內長者、行動不便者及提重物者意見得知,他們情願行「舊路」上落樓梯,貪其路線最短、最直接,也不願繞去行「新路」無障礙通道,這正正反映了設計理念和實質使用的落差。
「多啲選項提供,絕對好過一個設計者的角度去睇,我(設計者)覺得好,就要你(行人)去遷就設施,唔應該係咁樣。其實好基本啦,但好多時候都做唔到。」Rex提出設計者所忽略的正是「以人為本」,「都唔理解對於街坊來講什麼才最方便,只是覺得字面上滿足到一些條件,無障礙通道、有𨋢、有電梯,係咪就最好呢?但反而對某些人來講是障礙。」
他深信行人應該有自己的判斷、選擇,「行人的需要不是咁死板去框死怎樣行。」Jon也直言:「構成(香港)咁唔walkable的原因,就是行人往往要靠自己對腳去就返條路。」
民間關注 持續發聲
八爪魚天橋位處大圍中心位置,然而大圍區內所有區議會選區議席皆懸空,「幫我們出信去區議會、運輸署、路政、港鐵的區議員,就在火炭。」Rex萬般無奈地表示,不知道可以找誰幫忙跟政府交涉。眼見議會失效、交通規劃欠缺社區參與、街坊申訴無門,這兩位年紀輕輕、仍然在學的交通工具迷,在三年前主動成立交通關注組,報道區內交通發展,又把居民意見反映給政府,希望充當居民與規劃者之間的橋樑。
儘管關注組工作困難重重,今次也未能改變局方決定,但他們並沒氣餒。Rex說自己沒有無力感,「因為始終我只是一個普通的街坊,能夠用自己的報道去引起不同人如傳媒、街坊注意到有事發生,我覺得已經好好。」Jon也語氣堅定地說,該做的繼續做、該講的繼續講,「反智的設計,無理由唔去voiceout,佢會用些什麼各式各樣的理由去justify,即管睇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