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於疫情下舉行,是自疫症爆發以來首個大型國際活動。雖然多國仍有旅遊限制,參展單位也未必能夠親身到現場佈展,但也為展覽帶來另類契機,如開拓虛擬展覽,以及促使各國跟意大利業界的隔空合作。
策展人Hashim Sarkis曾於訪問指:「在人人需要隔離的疫症下,無疑令我們所問的問題:“How will we live together?” 變得更為貼切和諷刺。我們在疫症前幾個月定下這主題,可能是一個巧合。然而,促使我們提出這問題的現況,諸如氣候變化、人口遷移、政治兩極化、種族、社會和經濟上的平平等,可能正正是疫症爆發的原因。 」
面對如此宏大的問題,參展的單位都從各自的社會文化脈絡出發,針對不同的社會、空間、文化、政治議題等,交出不同的答案。下文將介紹今屆展覽的五大焦點。
美國館 挖掘建築工藝之美
大眾討論建築物時,很多時候只着眼於外型,但美國建築師Paul Andersen 和 Paul Preissner卻發掘藏在皮囊之下的木製支架結構。他們在美國館外架起四層高的松木結構,蘊含美國建築物常見的元素,如天𥦬、山牆(gable)、門廊等等,誠實展現木材之美和工匠的精湛手藝。這種木建築結構源於當地盛產松木和衫木,人們於是想方設法活在這些相對廉價的木材在建築上,二人指:「這個大型的作品表現出藏於大部分美國建築之下的強烈而深刻的美學。」
館內則展出Daniel Shea和Chris Strong的攝影作品,以及建築師Ania Jaworska和Norman Kelly創作的木椅,助人理解和欣賞這普及但被忽略的建築工藝的源流和可塑性。
泰國的人象共融的公共空間
大會主題”How will we live together”中的「我們」,不單是指人類,也指其他生物。泰國的展館”Elephant”,便是以大象為本的窩心設計。
泰國少數族裔「Kuy」族人長年與象共生,直到近年森林荒漠化威脅兩者的生存,令他們被迫流落街頭。有見及此,泰國政府約十年前開始一項計劃,希望幫助他們重返家園。由Apirade Kasemsook展策、Bangkok Project Studio設計的泰國館受到Kuy族人啟發,同步在威尼斯雙年展的展場以及Kuy族居住的Kurin地區,建造了兩組「姊妹」亭子,兩者皆是一高一矮的結構,矮的代表Kuy族人的居所,高的當然為大象而設,兩者互相支撐,缺一不可。而這兩個亭子都分別由泰國和意大利的原材料,以當地工匠之手完成。團隊更特別建立了IG帳戶,大家可了解更多其製作過程。
IG account:https://instagram.com/thailandiabiennalearchitettura
把整棟日本老屋搬到威尼斯
沒錯!日本館的確把一整棟日本木造老屋「肢解」,並把所有部件運送到威尼斯展出。由門脇耕三(Kozo Kadowaki)策展的日本館源於團隊的一個質問:在網絡世代,如威尼斯雙年展或米蘭設計周等實體展覽,大費周章運送展品,還有存在必要嗎?團隊的選擇是,展覽照參與,但他們必需展出一個完整的「過程」。
巧合地,門脇耕三的鄰居的老屋正要拆卸,團隊於是保留了建築物的所有部件,完整運送到威尼斯展場。一條條木材和不同部件平放在地上,牆上顯示人們在老屋生活的照片,從地上的部件也看出老屋因應不同年代的住戶的需要而被加建或改動。建築物雖是死物,卻盛載住人們生活的痕跡。團隊為每一個部件進行3D掃瞄,方便日後重用它們來創造新的物件,如桌子、書架等。參與的建築師長坂常(Jo Nagasaka)指:「歐洲常用石頭造建築,但這通常是永久的,相對之下,日本常用的木材則較易於拆卸和重建,物料可以重用。」
英國V&A博物館策展 英國的「非典型」清真寺
在英國,任何團體都可以興建清真寺,無需得到宗教領袖的許可。英國國內現時有1,800個清真寺,當中不少是由市民「自建」,由戲院、商店、酒吧,甚至是其他宗教的會址改建而成。英國的V&A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與曾經設計部分清真寺的建築師Shaded Saleem合作,研究它們的建築特色。
「V&A與Shaded Saleem集中研究三個不同的清真寺,剖釋移民的故事、身分認同,以及社群的期許。大部分英國的清真寺都是由社群集資建成的、草根的,而它們反映了如何具創意地重用原有空間……這種社群主導的建築設計現時已日漸消失。」團隊在展場內以一比一比例,還原三間位於倫敦的清真寺,讓觀眾猶如置身其中,細察當中的設計細節。
丹麥館 尋回與自然的連結
丹麥是出名親水的國家,今年展館也以水和大自然為主題,Lundgaard & Tranberg Architects在場內設計了體驗式空間,在如石頭般凹凸不平的地面,水在地面蜒蜿流動,時漲時退,像一條室內的河流,而這延循環水系統的水由威尼斯收集而來。沿「河」走一圈之後,觀眾可享用一杯以栽種在展場內的檸檬馬鞭草樹葉所泡成的茶,完成這充滿詩意寧謐的體驗。
「活在這時代,我們清晰體會到人們各自為政的生活方式所造成的氣候變化,我們總是無視每個人的行為都帶來深遠影響。」策展人Marianne Krogh說。展覽名為,所指的既是人與人的連結,也是與自然的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