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症都市(二)】打造好風之城 健康不只是無病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後疫症都市(二)】打造好風之城 健康不只是無病

06.03.2020
劉玉梅梁俊棋、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m200220-sim-061

講到通風,相信沒有哪個建築師比起香港中文大學建築系教授吳恩融更熟悉香港城市的風。自二十年前開始,由樓宇的通風採光,到地區性的風環境,到製作全香港都市氣候圖,吳恩融致力研究香港的風如何在城市中穿插,大大影響了香港的城市規劃。

觀塘、銅鑼灣、荃灣和旺角等鬧市是無風重災區,需打通風廊,令城市更通風。
觀塘、銅鑼灣、荃灣和旺角等鬧市是無風重災區,需打通風廊,令城市更通風。

風環境研究的前奏是一九九九年,吳恩融回流返港,當時屋宇署聘請顧問和學術界重新研究香港的《建築物條例》,原意(潛台詞)是希望鬆綁部分限制,如減少樓宇後方的矩形水平面(Rectangular Horizontal Plane,即樓宇後方的開放空間)、改變窗戶數目等等,以便興建更多樓宇。吳恩融和現任環境局局長黃錦星也是顧問團隊成員。他們遂重新檢視與通風和採光相關的《建築物條例》,追尋每項規則的原意。

研究了幾年,二〇〇二年他們把研究報告提交給政府,而建議是:關於採光和通風的規定,唔准改!他發現,最初的條例每一條都有科學根據,「例如當年訂下街和樓比例為一比一,原因是香港冬天正午的太陽是四十五度角,而冬天是流感最嚴重的季節,這比例令到街道和室內更多日照。」但到了一九三五年和一九五六年,該比例分別換成一比二和一比三,後來更是一比無限,吳恩融指:「這些比例再沒有充分的科學根據,彷彿只是一之後變二,二再變三,很隨意。但這不代表我們要把相關條例剔除,相反,我們建議重新採用另外一些較科學的方法去計算這比例,但最終因為無法符合他們的原有目的,報告便不了了之。」

政府總部的「門常開」設計,原來不是代表開放透明,而是為了通風。
政府總部的「門常開」設計,原來不是代表開放透明,而是為了通風。

「門常開」只為通風 非為透明

二〇〇三年沙士期間,淘大花園社區爆發揭示空氣不流通,可導致互相傳染,於是大眾又再聚焦在樓宇和城市設計。政府於沙士後組織「全城清潔策劃小組」(Team Clean),由當時的政務司長曾蔭權領頭做「清潔大隊長」,其中一環正正是研究城市的風環境,審視區域性的通風情況。

吳恩融及其團隊負責為規劃署進行研究,發現一個舒適的環境,行人路上的風速最少應達每秒1.5米,但香港市區的高樓大廈形成一道道巨型擋風牆,加上街道狹窄等原因,香港市區想享受一陣涼風也很難。他建議了「通風十招」,包括樓宇的佈局和距離應考慮到盛行風,打造風廊;避免樓宇的高度均一,高度應朝盛行風的方向遞減;減少俗稱「蛋糕樓」的平台式建築,而應採用梯級式的平台等等。二〇〇六年,規劃署在《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中加入空氣流通指引,往後所有主要政府工程規劃和設計時都須考慮空氣流通評估,「當時沙士記憶猶新,較易通過。」

指引推出後,政府首先執行,希望向商家起示範作用,第一個做的項目是添馬政府總部:「『門常開』的大窿是為了通風,以免擋住後面金鐘的風,並非什麼政府好開放透明。」隨後啟德的大型發展區,也做足通風、持續發展和綠化。商業樓宇亦有部分跟從指引,如希慎廣場也有不少樓層通窿透風和綠化。

希慎廣場的建築設計考慮到通風,特設開放平台和進行綠化。
希慎廣場的建築設計考慮到通風,特設開放平台和進行綠化。

再下一步,吳恩融和團隊製作涵蓋整個香港的氣候圖,花了六年時間,走勻全港十八區,找出各區的通風狀況,分為五個都市氣候規劃分區,並就每個區提出一系列改善建議,哪條街應該加闊、哪些公共空間應打通,他笑言「做到趴喺度。」

當年,香港是繼日本之後,首個進行這研究的城市,走得很前,可惜由二〇一二年完成報告到現在,一直被冷藏,他望着那本嘔心瀝血但胎死腹中的研究報告,嘆了一口氣:「做完無晒聲氣。事隔多年大家都忘記了沙士,而且近年鬧樓荒,政府的思維也改變了,比起住得好,最緊要是起得多。」諷刺的是,他其後在新加坡、北京和武漢進行同樣研究,當地政府納入政策內,中國更推出國家標準,指明更新和規劃城市時,要評估城市氣候環境。

吳恩融及其團隊花六年時間製作全港都市氣候圖,將地區分成八個氣候特性,圖中紅色和深紅色的地方表示熱負荷最高,而風流通潛力最低的地方。
吳恩融及其團隊花六年時間製作全港都市氣候圖,將地區分成八個氣候特性,圖中紅色和深紅色的地方表示熱負荷最高,而風流通潛力最低的地方。
城市有沒有風,決定人是否住得舒適健康。
城市有沒有風,決定人是否住得舒適健康。

健康城市不等於無病城市

一個城市有無風,關乎人是否活得好和健康。何謂健康城市?吳恩融說:「健康城市不只是無病城市,假如看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健康城市應顧及到人的整體福祉(well-being),空間舒服、開揚、通爽,身心健康等。」

他最近在研究老年人對於健康城市的要求,發覺每個羣體對於健康環境的定義不一樣,年輕人追求多元化、文化和物質生活,老人家重視休閒、跟社會接觸,以及重中之重:同孫玩。換言之,每個人對空間的需求都不一樣,那麼城市設計如何包容到不同需求?吳恩融坦言,無一個空間是萬能,多元化才是王道。「以我阿媽為例,她住在樂富,該區有七個公園,但個個都要上樓梯,她去不到。這些空間對她而言通通是無意義的。我並不是要求每個公園都要有電梯,但至少一個有也好……」

他又指政府為了方便管理和所謂公平,總是興建一式一樣的公共空間:「起十個一模一樣的公園是最差的做法,較理想應該是不同的空間可以滿足到不同人的需要。其實空間和社會一樣,多元就可以包容,愈多不同聲音愈包容,人人覺得個社會自己也有份。」

m200217-sim-003-1
香港中文大學建築系教授吳恩融
劉玉梅梁俊棋、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