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卡位可以隨街停泊開餐,又能隨時摺合成一架手推車推走,聽來瘋狂,其實絕對可行,它由土瓜灣社區設計團隊「樂在製造」製作,他們素來擅長創作任何「有轆」東西,在城市中自由移動。這流動卡位正在中環大館出現,因為團隊與大館文物事務部合作設展,以中西區的手推車為主題,理所當然繼續與「轆」有關。
竹昇、木頭車、鐵車仔 手推車的時代轉變
「我們發現中西區很多行業都依靠手推車工作,如海味舖的送貨員、送外賣的Foodpanda、郵差、小販、清潔工,甚至買餸的師奶都要用手推車!」「樂在製造」成員兼設計師陳賓娜(Garfield)說。如果平日早上在海味街走走,不難發現人、車(手推車)爭路的墟冚情況,工人急着送貨,分秒必爭,隨時「扭軚」掟彎急剎,貨物依然穩如泰山。然而中西區斜路多且窄,梯級亦多,推着手推車少些技術也不行!「究竟各種手推車如何適應這裏的路況,它們的演變如何?馬路建構了城市面貌,所以我們對此很好奇。」
展覽主要分為三部分,先以Inforgrahic拆解中西區地形特色,在地圖標示各行業的手推車行走路線,例如上環街市的肉檔會用手推車運貨予中環各大小食肆,海味街的海味土產店則會沿電車路運貨到西營盤至上環的零售店。
重頭戲在後頭,團隊從不同用家手上借來手推車,包括送牛奶、汽水的手推車、盛載回收紙的籠車、運垃圾的木板車……他們甚至找到一家已結業的本地鐵製手推車製造商「超記」,細說製作心得,「港島大部分手推車都是超記製作,因為中上環多斜路,他特別設計了一款有剎掣的手推車,可以停在斜路。港島區見到的車仔多數是出自他手,他多數用綠、紅色手掃漆,耐用且不易生鏽,與九龍主要用藍色的除紋油不同,後者雖然防生鏽但沒那麼耐用!」Garfield解釋。
超記的父親以前主要做鐵器維修,見戰後人口急增便造碌架牀,應付土地問題,六十年代「制水」又造鐵水桶,「但他的爸爸見到以前上環三角碼頭使用的木頭車不耐用,才開始用角鐵製手推車,後來連九龍、澳門都有人跟他學製,他算是這款鐵車仔元祖!」Garfield續道,一架香港生產的手推車竟連接了社會變遷。
新設計擺檔車仔 邀用家實測
「樂在製造」的設計師還針對不同用家重新設計的手推車,除了過癮的流動卡車,還有一個長方型木製手推車,那是為小販起家的零食果乾店「檸檬王」而設計。車子以歐洲古董針黹櫃為靈感,可以斜向打開,每層內容一目瞭然,盡量增加貨品展示空間,更貼心的是,櫃子分為兩層,下層可以如「唧車」般升起,方便整架推入貨Van,去市集擺檔就便利得多。
此外,Garfield又為要到街市買餸的主婦設計了一架買餸車,「由於嘉咸街街市是露天街市,兩側都是檔口,路較窄,所以這架手推車也造得較窄身,上面有三層層架,放了不同大小的膠盒,我們曾請兩位太太試用,她們都大讚能節省了大量膠袋,很環保。」
當平時見慣見熟的車仔,被珍而重之地放在圓型舞台上展示時,參觀者看它的角度變得不一樣,「其實手推車是香港獨有特色,只是平時我們不會停下來看看它的車轆、車架構造罷了!」還有那隨機應變的靈活和土炮精神。
圓動力展覽
日期:即日至4月28日
時間:上午11時至下午6時
地點:中環荷李活道10號大館檢閲廣場
查詢:http://bit.ly/2Z0hfV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