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過香港農場可賴以為生的方向,回到農作物本身,令小型農場最頭痛的是銷售。外界覺得有機認證是出路,但農夫並不適應。香港有機生活發展基金(SEED)主席林志光說,有機認證針對耕種流程和生產系統,與一般消費者熟悉的產品認證、抽樣檢驗並不相同,部分農夫抗拒申請。「認證系統其實沒有溫度,派一個認證員下田,一年一兩次,拿着一個清單在田走個圈,做個短訪談,然後寫個報告。」 外國地大,消費者難與農夫接觸,故需有認證辨識,「在香港,可以選擇做有機農夫的朋友 。」二○○○年代起,社區多了認識農夫的途徑,SEED的農墟接納多類有機農場,「其實消費者是認農夫,不是認張證書,這是很現實的情況。」此外,農產亦不騙人,如有個別農夫擺出與他人不同的「反季節」蔬菜,便知有古怪。他總結CSA的主體正改變,以往由城市人出發,以支持城市消費者健康生活為論調,現在逐漸放到農夫身上。
民間團體走出新路
社區支持農業(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CSA)在香港發展近三十年。大嶼山社區組織「好老土」代表龍子維說香港農場比起外國只算園藝規模,農產品量少但多種類,故不能像外國般傾銷,「在香港,C優先於那個A」。最初由farm to table,共購、菜包、農墟做起,隨着移民潮和消費習慣轉變,近年社區走出新路,由衷欣賞和認同農夫手藝,而非一味「賣慘」;即便是搞社區、做環保的民間團體,也在連結香港農業。
CSA與有機認證背景
CSA起源於日本。一九六五年,由二百多名女性組成的「生活俱樂部」以合作社形式,發起「提攜」(Teikei)運動,即農家與某些消費者團體訂立契約,直接向農家購買農產品。在香港,一九九○年代始有生產農場引入CSA模式,農場經營者組織農場參觀活動,增強與消費者的溝通並建立互信。二○○二年後CSA結合社區發展或服務,形成各類型以消費者主導的共同購買小組,以及街坊(尤其是婦女)的參與,補充了社區支持農業裏有關「社區」的核心元素。認證方面,香港有機資源中心在獲得菜統處的農業發展基金撥款下於二○○二年十二月成立,成為首個獲該基金撥款設立的本地有機產品認證機構。中心制訂了適用於本港的「有機生產及加工標準」,並於二○○四年底開始為有機農場及加工場提供獨立的認證服務。另外,本地農民組織聯社於二○○四年成立了有機種植社群辦公室 ,助農友申請有機認證、為農友提供育苗服務和透過旅遊農業推廣本地有機產品。
(資源來源:《菜包裏的人情味—社區支持農業三十年》、SEED網站)
農夫互助?
另一尚要努力的方向是農友間的互助平台,曾創辦有機小農「多方參與保證系統」的平台「濃作物」已告解散。「路旁的小花生命農莊」的Phoebe是新農夫,她說網上有討論平台,但農場間甚少實體參訪機會,大場怕有利益衝突,細場較互助,但始終農務繁忙,接觸機會不多。漁護署有為農友提供技術示範和定期安排講座,但都較傳統。近年SEED嘗試連繫年輕有機農夫和老一輩常規農夫,舉辦為農友而設的農場考察活動。林志光說老一輩以往因怕競爭而不想分享,但隨農業式微和年紀漸長便不吝傳承。而新一代亦教會他們網購、新用具和新品種,「老農以前只去實體店,但這些店舖已經慢慢倒閉。」參觀機會對半途出家、身邊沒同路人的農友而言尤為重要。「原來那些農夫都很開心,除了談技術,最後會一起食飯做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