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知名建築設計網站Dezeen所舉辦的Dezeen Awards,11月17日公佈「年度建築照片」( Architecture photograph of the Year)優勝者,由香港粗獷建築研究團隊(Brutalism Hong Kong Research Group)憑《未知的香港粗獷建築》(Unknown Brutalist Architecture in Hong Kong)脫穎而出。作品出自攝影師Kevin Mak之手,相中主角為葵涌的東海工業大廈,由建築師潘衍壽設計,於一九七五年落成,帶有強烈的粗獷主義色彩。
此作於上月已勝出公眾投票(Public Vote),現再下一城,再獲專業評審團選中為「年度建築照片」的優勝者。評審評語指出:「這張照片引發了有關自然與人類並置的對話,迫使我們考慮我們對周遭世界的影響。它可被視為對當前社會崩潰的隱喻,通過對比講述了一個故事 ——光明與黑暗,技術與自然,進化與衰落。建築物是照片中的核心,但也是更大敘事的一部分,它迫使我們面對所居住的世界的狀態。」Kevin本身也是建築師,他於去年《未知的香港粗獷建築》展覽舉行期間接受本刊專訪,分享其建築影像記錄心得。
被遺忘的香港粗獷建築
在密密麻麻的高樓大廈中找到一絲空隙,一道陽光傾灑下來,像舞台上的射燈,照在一座沉寂工廠大廈身上,瞬間點亮了生氣。路旁的攝影師Kevin看見剛好有行人經過,便果斷地按下快門,精準捕捉了充滿戲劇性一刻。Kevin是攝影師,也是建築師,他在拍攝一輯以香港粗獷建築為主角的攝影紀錄系列。粗獷主義建築Brutalism一詞看來威風凜凜,但其實它的現況正好相反,甚至乎還帶點委屈的感覺。
近年粗獷建築頗受攝影愛好者歡迎,因為其外形獨特、幾何結構鮮明,在社交媒體視覺主導的世代,特別容易抓住人們的目光。然而,這種建築風格卻長期受到主流社會及建築學界的忽視。起源於戰後五十年代,社會百廢待興,唯物資匱乏,主張「As Found」的物料應用,追求樸素、務實的粗獷設計風格便應運而生,多用於教育、文化、宗教用途的大型公共建築。正因為它不塗脂抹粉的個性,不易討人歡喜,因此當社會富裕起來,粗獷建築便不再受追捧,漸漸隱沒於城市雨後春筍般的高樓之中。
在歐美,粗獷建築的美醜或保育拆除與否,常常引起激烈眾議。香港則不然,因為人們根本沒留意到,原來香港也有粗獷建築。就連在本地大學的建築課上,粗獷建築也只是略略帶過而已。Kevin是在建築師友人Bob的邀請下,才從零開始,尋找香港粗獷建築的身影。說起上來,Bob原先也是被Instagram上見在外國粗獷建築圖輯吸引,令他非常好奇香港是否也有同類建築,從而展開本地首個有系統的粗獷建築研究及展覽計劃,請來Kevin負責影像記錄一環。
粗獷建築 美在真實質感
在新生代建築師眼中,粗獷建築美嗎?「其實好明顯係靚嘅。」Kevin不假思索地答。 當他完成了所有拍攝,看到展場裏一幀幀的攝影作品時,他想起剛入行開始設計,曾提議採用brutal式的水泥效果,結果遭上司一句否決:「呢啲嘢好老土,做唔到!」如今想起舊事時,他仍然覺得,「其實嗰啲水泥,好靚。」美在呈現了水泥的真實質感,也在所承載的時代意義。「那個年代不想過於裝飾化,以致浪費金錢,所以專登表現(材料的原有質感)出來,是務實的意思,讓人覺得不加修飾也很美。」Kevin悠悠說。在拍照時,他也力求真實、客觀,「攝影作為記錄形式,通常不會放太多個人情感,我會找它們的正面、側面拍攝,客觀就是最好的建築攝影。」
多年的建築師經驗,賦予他敏銳的觀察力和觸覺,將鏡頭對焦在常人未必能留意到的細節。遇上天公作美之下,粗獷建築的真面目就更突出,「粗獷建築的質感在陽光下特別顯眼。」當光線散落在水泥牆上,光影緩緩流淌,水泥粗糙有致的質感以及結構的變化,顯得格外強烈又動人。「想像碰到陰天,效果就為變得陰陰森森、似在鬼屋。」Kevin笑說。
曾經的新穎、大膽 反映六、七十年代對新事物的追求
走遍香港大街小巷尋訪粗獷建築,Kevin形容,好像用現今的科技、器材,「為以前的建築師重新拍攝他們的作品。」這批建築主要出自何弢、潘演強、潘祖堯、潘衍壽、周啟謙等留學英美的本土建築師,以及賈雅倫、甘洺、白自覺等長居香港的外國建築師之手, 其作品展現出緊貼世界建築潮流的觸覺,為本地的城市風景增添了國際化的色彩。這輯攝影系列包括工廠大廈、學校、教堂、住宅等各類的建築物,其中以中文大學的建築物尤多,作為中大畢業生,他感受特別深刻。
在六、七十年代中大創校之初,因經費緊絀,故早期建築以粗獷主義為主調,以節省建築成本。從山下的崇基書院的眾志堂學生活動中心、牟路思怡圖書館,到本部的「煲底」科學館,再到山上聯合書院胡忠圖書館、張祝珊師生康樂大樓以及新亞書院體育館,雖均以混凝土為主要物料,但建築物造型、結構豐富迥異,各有特色,在Kevin看來十分新穎、大膽,「香港曾經只有港大這一所大學,那裏的建築物全都屬古典主義,新建的中大,建築物卻全都採用好raw的風格、不加修飾,反映校方作為客戶,接受程度十分之高。」他反問:「為什麼當時的人可以接受如此不同的風格,建築師又為何有膽量提出如此不同的想法?此建築羣,代表了那一時刻,對新事物的追求。」
以攝影記錄社會變化和時代精神
只是現存建築物大多保留不了粗獷主義的原始面貌,Kevin在中大拍攝當日,正好見到工人在為建築物外牆補添油漆。但建築物非一成不變的死物,不論是因為風吹雨打還是社會變化,建築物或多或少都需維修保養或改建擴張,這樣更顯研究、紀錄和宣傳的重要。Kevin的攝影記錄,配合研究團隊的豐富資料搜集成果,讓今天的我們得以窺見、想像這些粗獷建築的原本面貌,以及半世紀前純樸、務實又前衛的時代精神。建築師動輒十年才建成一個項目,而攝影師捕捉光影變化只在剎那之間。手中的相機,讓Kevin以一種更靈活的方式表達對建築、社會議題的關注,除今次粗獷建築系列外,他還長期進行香港招牌美學的影像記錄,這又是另一道消失中的城市風景。
更多《未知的香港粗獷建築》系列照片:
PROFILE
Kevin Mak,麥憬淮,八十後建築師及 攝影師。畢業於中大建築學院後從事建築設計,近年以Instagram帳號@kingymak活躍於建築及城市攝影。創辦設計及攝影工作室1km Studio,亦為招牌美學關注組織「街招streetsignhk」共同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