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間棚仔》小誌 在消失前一起記錄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三十三間棚仔》小誌 在消失前一起記錄

y210528sim0004-2

一個炎熱的下午,我和知築常落的主理人鍾智豪(生豪)約在深水埗欽州街布市場「棚仔」見面。從外面繞一圈,棚仔四邊被欄柵圍住,自成一國,鐵皮檔上方是幾棟巨大的榕樹,像傘一樣罩住下方的檔口。從陽光刺眼的荔枝角道進入布市場,四周頓時變得陰暗,雖沒有冷氣,稍為翳焗,但勝在擋去直曬的熱頭。場內一匹匹不同顏色質地的布,或平鋪或以筒卷起豎立,看不見盡頭,在布中穿梭,根本無法分辦哪檔跟哪檔。

兩年前,生豪和幾位來自不同背景的朋友,組成「棚仔建築記錄組」,花一年時間以文字和建築繪圖方式記錄棚仔的空間和生活,團隊拿着尺子為每個檔口量度尺寸,遇上不允許用尺子量度的檔,就用身體做尺,仔細記錄檔口的大小、貨品的擺放方式、妙用空間的小智慧等等,並記下檔主的故事和經歷,集結成近月出版《三十三間棚仔》小誌,一共四冊,解構棚仔。

y210528sim0004-1
y210528sim0019-1

他一來便解畫:「其實棚仔只有三十二檔,第三十三間其實是檔主搭建出來擺布的空間。」最原初的棚仔,只有八排鐵柱和石棉瓦頂天花,後來布販為檔口加建不同設施,而這種臨時自發的建設,正正是棚仔的特色。

1978年,政府為興建地鐵荃灣線及劃為巴士線,把汝州街的布販分別遷至現時的棚仔布市場和基隆街。2005年起,政府斷斷續續有行動希望收回土地,直到2015年棚仔去留問題再引起公眾討論,民間成立關注組,望保育棚仔,生豪指:「棚仔見證香港布業變遷,然而布販一直未有受到尊重。我們希望可以在事物消失之前,好好記錄。」

y210528sim0019-2

在這樣一個「借來的地方」,布販在運用空間時,也不得不帶着不會久留的臨時寄居心態,就地取材活用空間,譬如用布條和布碎代替索帶去扎固定物件;利用不同圖案的膠地板墊高地面,隔阻濕氣,並分為自己的檔口劃界;在屋頂搭建帆布遮雨,又會特意在布和屋頂間留點隙縫,以便通風。雖然這一切看起來雜亂章,但卻反映出布販多年來如何適應和改變這空間。

由於記錄團隊有來自藝術、建築、設計、社科等不同界別的朋友,令小誌得以從不同角度解構棚仔,包括城市發展、口述歷史、建築設計,以至周邊的樹木。

除了棚仔,生豪之前也曾以建築圖的方式記錄樓梯底舖和香港仔漁光村,他指:「建築圖可以容易而清晰地反映出當時人們的生活……坊間經常討論保育或不保育些什麼,但在談保留還是拆卸之前,我們應先了解該空間,包括當中的文化和生活,不只是由建築風格去評定建築的價值。」

知築常落的主理人鍾智豪(生豪),曾以建築繪圖方式記錄樓梯底舖、漁光村和深水埗棚仔布市場。
知築常落的主理人鍾智豪(生豪),曾以建築繪圖方式記錄樓梯底舖、漁光村和深水埗棚仔布市場。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