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粗獷主義建築】Be Brutal!不從主流 粗中見細 粗獷建築教會我們的事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香港粗獷主義建築】Be Brutal!不從主流 粗中見細 粗獷建築教會我們的事

11.09.2021
李浩賢(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brutal

有人嫌醜,有人嫌突兀,更多人其實是一無所知。先別提歐美多國對粗獷建築保育與否所引起的諸多爭議,本地社會主流其實普遍對粗獷建築Brutalism所知極少。正如香港近日舉辦了首個聚焦本地粗獷建築的展覽,展覽名就直接叫《未知的香港粗獷建築》(Unknown Brutalism Architecture in Hong Kong),粗獷主義一詞讀來響噹噹,實際上卻藉藉無名。

樸實而直接 戰後社會促成的建築風格

粗獷主義建築有三大元素——最顯而易見的,是使用原材料建造,完成後不加修飾;此外,在結構方面,粗獷建築會直接表現其建築結構,不會遮遮擋擋;以及奇怪、巨大的造型,普遍可見於公共建築上,如音樂廳、大會堂之類較大的空間,所以其形體也會比較巨型。

粗獷主義在戰後五十年代起源於北歐,再由英國發揚光大,至美國、東歐等地。粗獷主義建築師提倡「As Found」的概念,其中代表人物英國建築師組合The Smithsons夫婦曾經指出:「Any discussion of brutalism will miss the point if it does not take into account brutalism’s attempt to be objective about reality.」,說明此建築理論的核心價值,是追求真實的材料運用,讓建築呈現出最客觀的現實。

正因為它不塗脂抺粉的個性,不易討人歡喜,容易忽略其背後意義,因此粗獷主義並沒有流行多久,而且很快便步入清拆重建階段,以致它們漸漸隱沒於城市雨後春筍般的高樓之中。

由零開始 還原本地粗獷建築面貌

今次展覽發起人,八十後建築師彭展華(Bob),他起初是被在Instagram上看的外國奇怪水泥建築物攝影圖輯吸引,「自己本身是建築師,好sensitive」然而相片中的水泥建築,卻跟他一貫認知中,以安藤忠雄為代表的清水模相距甚遠,「是用了另一種方式處理水泥,我從未接觸過,好想知道香港是否也有同類建築。」他的好奇心一發不可收拾,這一兩年來他都一直在研究這種建築風格。他成功申請了「信言設計大使種籽資助計畫」展開個人研究,後來再聯同建築師友人組成團隊,擴闊研究範圍、籌劃展覽。

因為本地幾乎沒有任何相關研究,他們唯有從零開始理清脈絡。他們回到大學圖書館,埋首於昔日建築雜誌、期刊、書籍的汪洋大海中,追源溯始,反覆求證;然後踏遍港九新界,實地考察,拍照記錄,嘗試拼湊本地粗獷建築的脈絡輪廓。

根據他們的調查,本地粗獷建築建於上世紀六十至八十年代,主要出自何弢、潘演強、潘祖堯、潘衍壽、周啟謙等留學英美的本土建築師,以及賈雅倫、甘洺、白自覺等長居香港的外國建築師。他們的作品展現出緊貼世界建築潮流的觸覺,為本地的城市風景增添了國際化的色彩。同時,他們的作品也反映出當時香港社會的人文風景和價值觀,「經歷完打打仗,社會經濟轉型,粗獷主義顯然充滿實驗性質,樸實得來,又開始(對設計質素)有所追求。」

+5

然而,到底哪些本地建築才算粗獷建築,團隊起初都爭持不下。舉東海工業大廈為例,反對者質疑它「冇料到」,因為傳統粗獷建築是用水泥、混凝土,但它大部分的牆壁飾面都用上麻石 (granite) ,而且表面看來沒多少設計感,不過是一幢普遍工廠而已;支持者則提出,它的粗獷在於細節,在其方方正正的平凡外表下,實質是精密、嚴謹的積木結構,善用外牆表達工業大廈各樓層的不同用途,忠實呈現粗獷建築元素的組合和構造。

團隊之間的激烈爭論,啟發他們深思粗獷主義本質何在,「是否真的要純水泥?還是其他材料,表現了自身獨有質感也算呢?你覺得平平無奇、無甚特別的建築物,才更容易忽略其存在意義和價值。」他們甚至成立了「遴選委員會」,先選出七十個「候選建築物」是,逐一討論否符合粗獷主義的條件,再投票表決,最終收窄至十五座粗獷建築集中研究。

從粗獷建築反思保育

建築保育一直在香港引起激烈爭議,這邊廂中環街市完成保育翻新重開、人頭攢動,那邊廂中環郵政總局的命運卻岌岌可危。對Bob他們這些建築師而言,粗獷建築當然值得保育,不過他也深明,論集體回憶,它們顯然不及大館、中環街市的程度,「但這樣更加值得思考,若它們欠缺強烈的集體回憶,保育的說服力在哪裏呢?如何累積說服力呢?我們希望找到答案。」因此初步完成研究之後,他們便着手籌備展覽,希望提升公眾認知。另一位建築師Kenji則補充,「我們並非嘗試定義某建築是否屬粗獷主義,重點是提出討論、讓人認識,它們未必百分百是粗獷主義,有人會反對,但首先要有人認識這種風格,才能在討論的過程中,找出其意義。」

保育的重要性,除了建築物的歷史、設計價值,還在於保留其所屬時代的精神價值,從而鑑古知今,啟發後人。當這些新一代建築師仔細回看前人大膽、新穎的作品,他們都深受啟發,「這些粗獷建築,代表到當時社會不太複雜,而那種不太複雜,可從建築物身上感受到。以前的社會為何可以如此簡單?點解以前可以那樣設計,現在卻做不了?」Bob感慨。

Kenji也反省到:「做設計是否一定要跟主流方式呢?好明顯粗獷主義當時也不是主流,但在現今這個年代,反而愈來愈單一化,千篇一律,這也是我們自己需要思考的問題。」

建築師兼攝影師Kevin,則強調了中大粗獷主義建築羣的新穎之處,「香港曾經只有港大這一所大學,那裏的建築物全都屬古典主義,而新建的中大,建築物卻全都採用好raw的風格、不加修飾,反映校方作為客戶,接受程度十分之高。為甚麼當時的人可以接受如此不同的風格,建築師又為何有膽量提出如此不同的想法?此建築羣,代表了那一時刻對新事物的追求」。

多角度呈現本地粗獷建築面貌

時間不等人,現存的粗獷建築就算避得過拆除,卻也難逃翻新、加建、改建等工程,以致失卻原有面貌和特色。最常見的,莫過於在原有的水泥牆上塗上油漆,粗獷色彩大打折扣。因此,今次展覽除了展示研究成果,他們希望透過攝影紀錄、手繪圖則,以及來自「倒模工作室」的水泥浮雕,把貼近本地粗獷建築的真實一面呈現給參觀者。

「我們製作了大型水泥浮雕,聚焦每個建築物最具代表性的細節,放大其水泥表面質感,給觀眾親手摸到建築物,感受一下。」「倒模工作室」的Joe介紹。為了達到水泥浮雕上光與影、深與淺、粗與滑、前與後⋯⋯層層分明的理想效果,他們甚至甚至買下多達十種不同直徑粗幼的沙子,經反覆計算、試驗,才完成這十五幅「2.5D」仿真半立體水泥浮雕,希望讓人親手觸摸,感受不同處理手法下,水泥質感的豐富變化。一沙一世界,即使再廉價、平民的水泥物料,在匠人的技藝和巧思下,不施脂粉,也足夠突出、動人、細膩。

研究及策展團隊成員,左起:Kenji 、Joe、Bob、Kevin、Candy
研究及策展團隊成員,左起:Kenji 、Joe、Bob、Kevin、Candy。

《未知的香港粗獷建築》展覽
日期:即日至9月17日 (星期一休息)
時間:12點至晚上7點
地點:openground (九龍深水埗大南街198號一樓)

brutal5

李浩賢(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