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大建築之一】紐約基普斯灣廣場 結構與外牆二合一 首座革命性住宅項目(多相)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I.M.PEI貝聿銘九大建築

【九大建築之一】紐約基普斯灣廣場 結構與外牆二合一 首座革命性住宅項目(多相)

20.06.2024
由受訪者及M+提供
基普灣廣場是兩幢長型大樓,中央設有巨大公園。當年租賃宣傳冊縮圖,©Pei Cobb Freed & Partners

紐約基普斯灣廣場(1957-1962

很長一段時間,我們只停留在理論上,直到基普斯灣專案才真正得以建成。這個專案給了我信心,也讓我更敢於放手設計。——貝聿銘

貝聿銘剛從哈佛研究院畢業不久,便獲地產發展商威廉.齊肯多夫(William Zeckendorf)招攬成為建築師。當時是二戰之後,美國房屋需求回升之時,公司主要承接商業大廈、城市更新和低成本住宅項目。在這十二年地產公司工作期間,貝聿銘的重要建築包括位於紐約的公寓基普斯灣廣場。

貝禮中接受專訪時說,一九五○年代聯邦政府資助發展商重建市區和清理貧民區,基普斯灣是其中一個資助項目。「當時美國大部分房屋是由磚或混凝土塊建成,很費人力,但非常便宜。我爸爸希望做出不一樣的東西,他想一併製作建築結構和外牆(facade),因此開始利用鋼筋混凝土。」

混凝土窗框外牆設計,漸現柯比意雕塑式設計風格。©Zbigniew Orlewicz
混凝土窗框外牆設計,漸現柯比意雕塑式設計風格。©Zbigniew Orlewicz

那時候的建築模式是在大樓結構外部砌磚,作為外牆。其後現代建築大師密斯.凡德羅(Mies van de Rohe,1886-1969)改以鋼結構配搭大面積玻璃的「幕牆建築」設計。但貝聿銘提出更創新的做法,將結構和外牆二合一。他把混凝土倒入模具,同時包含防火結構、外立面、窗框,不需要額外鋼架,令牆身變得更薄,窗戶更大。

「這設計當然比磚砌昂貴一些,但他成功遊說齊肯多夫,點出設計將帶來巨大額外規模經濟(economies of scale,即有利大規模量產、減省人力成本)。齊肯多夫因此買下一間混凝土工程公司生產此模板(formwork)。基普斯灣是第一個將混凝土同時用於建築結構和外牆的建築,那是七十五年前的事。」貝禮中坦言對爸爸的這座建築感到非常自豪。

格子狀混凝土窗框凹入牆身,隨日光推移出現美麗陰影變化。2021年,©久保田奈穂,M+委約拍攝
貝聿銘原想在公園放置畢加索雕塑,礙於經費,最終變成裁種五十株樹。2021年,©久保田奈穂,M+委約拍攝

基普灣廣場是兩幢長型大樓,中央設有巨大公園。當年租賃宣傳冊縮圖,©Pei Cobb Freed & Partners
基普灣廣場是兩幢長型大樓,中央設有巨大公園。當年租賃宣傳冊縮圖,©Pei Cobb Freed & Partners

貝禮中曾居公寓三年 大窗、日光與混凝土之美

雖然基普斯灣落成之時,貝禮中只有十三歲。但奇妙的是貝禮中在大學畢業之後,竟曾經在這座公寓居住三年。「那時我剛來到紐約,在爸爸建築師樓工作。我想找尋公司附近的便宜公寓居住,剛好得知有人轉租這裏的單位,我很幸運。」他還記得那是一個單臥室單位,面積約七百五十三呎(七十平方米),有四個朝南的大玻璃窗。窗戶望向公園,迎接大量日光,充足光照使室內空間顯得更廣闊寬敞。

04
格子狀混凝土窗框凹入牆身,隨日光推移出現美麗陰影變化。2021年,©久保田奈穂,M+委約拍攝

「相比起在區內興建十幢建築,我爸爸決定只興建兩幢很長的大樓,並在兩棟建築中間建造一個巨大公園。現在,這個空間成為紐約最令人垂涎 、最受追捧的住宅開發項目之一,即使已經很多年歷史。所以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項目,而且是一切的開始。我爸爸後來在費城做了Society Hill(協會山)項目,亦在芝加哥、紐約、華盛頓,主要於美國東岸建造一些非常重要的住宅項目,但基普斯灣可能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因為它是第一個。它確立了我爸爸對材料和結構的迷戀,也讓他能夠透過模板,和創作這些美麗窗框,去真正探索混凝土之美。」

窗框圓角修飾一絲不苟,呈現輕淡駱駝色。2021 年,©久保田奈穂,M+委約拍攝
窗框圓角修飾一絲不苟,呈現輕淡駱駝色。2021 年,©久保田奈穂,M+委約拍攝
鋼筋混凝土外牆一體成形,牆身更纖薄,窗戶更大。公寓客廳室內景觀,2021年,©久保田奈穂,M+委約拍攝
鋼筋混凝土外牆一體成形,牆身更纖薄,窗戶更大。公寓客廳室內景觀,2021年,©久保田奈穂,M+委約拍攝
受訪者貝禮中和爸爸貝聿銘最後一張專業合照,©PEI Architects
受訪者貝禮中和爸爸貝聿銘最後一張專業合照,©PEI Architects
編輯推薦
由受訪者及M+提供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I.M.PEI貝聿銘九大建築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