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設計展前哨VOL.4】香港得獎作品7 五十年唐樓變前衛畫廊(多相)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巴黎設計展前哨

【巴黎設計展前哨VOL.4】香港得獎作品7 五十年唐樓變前衛畫廊(多相)

Top Cube

這幢畫廊的建築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

抹掉油漆、外露石屎,讓批盪代替乳膠漆,成為牆。拆掉兩層,挑高天花,創造舉目仰望空間感。大廈各處,挖出圓洞,大圓窗、小圓洞、通風口,仿效為檢測結構安全而留下的工程鑽孔。

香港建築師樓Beau Architects在二○二二年將灣仔一座建於一九六五年的唐樓,改造成充滿未來感與後工業風格的現代畫廊。由此質疑兩項潮流—誰說藝廊一定要白雪雪?誰說舊痕跡只能推倒重建?

建於一九六五年的唐樓,樓高六層,外牆油漆為粉藍與粉紅色。(受訪者提供,徐亮Leon攝)
建於一九六五年的唐樓,樓高六層,外牆油漆為粉藍與粉紅色。(受訪者提供,徐亮Leon攝)
現在外牆被髹上銀色,樓高四層,成為馬凌畫廊新空間,二○二二年開幕。
現在外牆被髹上銀色,樓高四層,成為馬凌畫廊新空間,二○二二年開幕。

妙用唐樓痕跡 留住香港記憶

Beau Architects創辦人Charlotte Lafont-Hugo和Gilles Vanderstocken分別來自法國和比利時,在十二年前來香港發展。入鄉隨俗的他們提到,那年和今年同樣是龍年,生肖剛好跑了一輪。「實際上,Edouard和Lorraine正是我們第一個客人。」今次灣仔畫廊的客人亦是他們—馬凌畫廊(Kiang Malingue) 創辦人Edouard Malingue和Lorraine Kiang(江馨玲)。

這是Beau Architects為馬凌設計的第四間畫廊,之前還包括二○一五年中環、二○一六年上海、二○二二年田灣。「他們厭倦了租下畫廊、花錢投資裝潢,但因為加租又被逼搬遷的無盡循環了,所以他們想購買物業。二○一八年末,他們邀請我們來看看這幢唐樓,」Gilles吐吐舌頭坦言:「其實他們是想我們說『不要買這個空間吧』吧。」因為這幢經歷半個世紀的唐樓看似斑駁殘舊。

但意外地,Gilles和Charlotte很快便看見這樓宇的潛力和魅力。「每個人都喜歡這幢建築位於市中心,我的意思是當大部分藝廊都搬到黃竹坑的時候,馬凌畫廊亦一樣,將其中一個空間搬到田灣,因此這有着象徵意味,我們回到城市裏了。但灣仔又不像金鐘、中環那樣高樓林立,而是更人性化和更歷史悠久。同時,每個人都喜歡唐樓這種建築類型(typology),對吧?這次可說是向香港的建築類型致敬。」

這原是一座六層高住宅,每層面積約八十平方米(約八百六十一平方呎),地下是語言學校,上面五層有「五間住宅」,Charlotte解說:「室內被嚴重分間,各類裝潢因此變得相當多元化。當然你仍能看見一些過去痕跡,例如入口處可見一些瓷磚和水磨石,水磨石是一九六○年代一種很典型材料,雖然多年來,上方被一層層物料覆蓋了。人們按照需要修改空間的使用方法,例如這一層的浴室位置本應在前面(大門旁邊),現在卻改到後面了,非常奇怪。」

「但這正是唐樓的建築語言,擁有很強的香港身份。這些很微細的部分帶我們回到當時,這些唐樓是相對便宜的、面積相對小,但建築用料卻很好,而居民亦總是試圖改善他們的居住環境,包括想方法遮蔭或防水入室,非常有趣。因此,我們改造的過程希望保留一些原有的建築痕跡、細節、材料或形態,我們不想讓它們消失。」他們決定保留全幢唐樓,進行大變身。

原本六層。為創造超高樓底,拆除其中兩層天花。(受訪者提供,徐亮Leon攝)
原本六層。為創造超高樓底,拆除其中兩層天花。(受訪者提供,徐亮Leon攝)
現變成頂層展廳Top Cube,重造兩扇大窗,引光入室。
現變成頂層展廳Top Cube,重造兩扇大窗,引光入室。

 

拆除裝潢 外露石屎

重現師傅手工

首先,將室內牆身所有裝潢和油漆拆除,露出最原始的底層混凝土,細看可見昔日裝修師傅手工留下的批盪痕跡,或一節一節、或一道一道,竟呈現出不完美的粗獷美。

Charlotte說:「我們沒有任何修飾,就只是拆除。你可以看見唐樓原有的天花板、柱樑、窗戶。你看,在牆身會看到一些被拆漏的藍色水磨石。」Gilles補充:「我喜歡這一種發現,我們無法控制所有東西,亦需要聽承辦商的建議。我們跟客人說,老實說我們不知道最終的效果,我們需要一邊拆除一邊觀察效果。但必須說我們非常幸運,客人非常信任我們。」

新舊建築交融,他們希望傳達一個訊息:「我們不是被逼一定要拆去所有過去痕跡。」
新舊建築交融,他們希望傳達一個訊息:「我們不是被逼一定要拆去所有過去痕跡。」
畫廊室內有大量圓形洞口,靈感來自在香港做工程需要進行結構安全檢測,其中一項方法是在牆身鑽孔,以抽取石屎結構樣本,他們覺得孔內像一層一層蛋糕。他們便在建築各處造成不同大小的圓孔以作呼應。
畫廊室內有大量圓形洞口,靈感來自在香港做工程需要進行結構安全檢測,其中一項方法是在牆身鑽孔,以抽取石屎結構樣本,他們覺得孔內像一層一層蛋糕。他們便在建築各處造成不同大小的圓孔以作呼應。
4
天花板的通風口
10
細看可見昔日裝修師傅手工留下的批盪痕跡

質疑白空間 多元化展室

Charlotte解釋,畫廊的粗獷風格,與他們的一項信念有關:藝廊不應該只是一個白色空間。「我們不喜歡白空間,因為好像變成了一種金科玉律,建築師沒有經過思考便創造出這些藝術空間。」他們指出,白色的藝廊其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不久才出現,誕生之初其實備受爭議,參觀者和藝術家都並不喜歡,只是慢慢變成一種常態。因此,他們希望反抗這種常態,引人反思。「這裏成為了藝術家的遊樂場。藝術家只喜歡全白空間是一種偏見,事實上很多藝術家喜歡這裏,他們甚至會因應環境製作出新的裝置藝術,並善用樓梯、窗戶等角落展示作品。」

這幢畫廊合共設有三個展示空間,包括燈光昏暗、猶如停車場的地下長形展廳;完全潔白與正方形的中層White Cube,以及擁有超高樓底的頂層展廳Top Cube。「我們確保不同展廳的多元化,來吸引參觀者爬上樓梯參觀。」

Top Cube尚有一個標誌性特徵,兩個長方形巨大窗戶。「我們和馬凌從第一次合作開始,已經擁有共識,我們不希望展覽空間和城市以及環境脫節,因此第一個合作的藝廊我們刻意降低牆身高度,讓室內都能看見街上路人行走。而這一次,我們亦故意在展廳留下一扇窗。參觀畫廊的路線變成這樣,你從灣仔街道走進來,行行行,上樓梯參觀,到最後走到這裏,從窗戶可以看到街外,成了一個循環。這很重要,因為並不是每一個藝廊老闆都願意接受,因為擔心會打擾參觀者觀賞的心情,但亦有藝術家善用這點,將它看成一種優勢。」

地下展廳
地下展廳
Top Cube
Top Cube
為避免破壞舊牆壁,他們安裝了一些軌道,讓藝術家無痕展示藝術品。
為避免破壞舊牆壁,他們安裝了一些軌道,讓藝術家無痕展示藝術品。
Beau Architects兩位創辦人Charlotte Lafont-Hugo和Gilles Vanderstocken
Beau Architects兩位創辦人Charlotte Lafont-Hugo和Gilles Vanderstocken

MAISON&OBJET巴黎時尚家居設計展
日期:2024年9月5日至9日
地址:法國巴黎北維勒班特展覽中心
(香港館設在Hall 6)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巴黎設計展前哨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