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愈是困難、愈多限制的環境,才愈能激發創意,又或者應換句話說,愈困難的時候,才愈顯得創意的重要。自疫情開始,常有新聞報導世界各地如何以新穎的方法連結社群,抵抗lockdown和斷絕社交的抑鬱,而設計和建築界更是積極尋找方法對應疫情,如利用預製組件興建醫院、推出新口罩設計、抗菌產品,甚至如意大利米蘭般提出以單車代汽車的新城市規劃方向等等。
本地非牟利機構Design Trust創辦人姚嘉珊(Marisa)自疫情剛爆發的一月起,也在思考作為NGO,可以做些什麼。今年三月,她聯絡香港和海外的設計界,了解到不論身處何地,大家都感到很消沉,她想:可有方法可以建立連結呢?於是她發起作品徵集,邀請設計師、建築師和藝術家針對當前的社會狀況,用三個星期時間創作一件作品原型(prototype),最終共有超過七十個本地及海外單位參加,作品現於「信言設計大使:因時『製』宜」原型展覽中展出。
展覽大致分為五個主題:「文化香港及其他地區」、「Covid-19的日常挑戰」、「感官及身心調節」、「環境與循環再生未來」以及「教育與跨代遊戲」。作品中不少都針對家庭以及跨代相處,如Frederic Gooris和Paulina Chu的作品SWEAT,一家人以竹、水樽和橡筋等日常用品,創作了跳繩用的繩子和啞鈴,既可一家人一起殺時間,也可讓他們疫症期間在家健身。設計組合Florian Wegenest和Christine Law收集因疫症而結業的店舖的建築材料,重新製成磚石Hong Kong Brick,展示在過去當中重新出發,轉化成新事物。不少參與設計師亦關注身心靈健康,或與大自然連結,如UUendy的《與自然共舞》裝置葉子隨節拍轉動,讓人停下來觀察自然。
展品大部分是創作原型,但展覽過後,幾個與Design Trust合作的品牌和選物店如Kapok和COLORLIVING將挑選幾件作品,少量生產和發售,收益撥捐Design Trust在新冠疫情下特設的種籽資助計劃。
「信言設計大使:因時『製』宜」原型展覽
日期:即日至 10 月 4 日
地點:上環德輔道西33號 Soho House - House 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