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Farm to Shop】市區環保店散賣本地菜,培養客人觸覺,店主:一定是在田上熟,最好時才摘出來,和外面要計運輸時間、預早採收的菜不同。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Hello ! Hong Kong Farms 可持續港農

【From Farm to Shop】市區環保店散賣本地菜,培養客人觸覺,店主:一定是在田上熟,最好時才摘出來,和外面要計運輸時間、預早採收的菜不同。

13

九龍灣麗晶商場的裝潢似定格在一九八五年,有別於近年光亮鮮艷但千篇一律的屋苑商場。二樓轉角的落地玻璃內,排滿一桌蔬果。「日常豊作」是家約二百平方呎的環保裸買店,開業兩年,每逢周三和周六出售蕉徑菜。不過,店主李秀平(Ann)沒有將時令蔬菜分成菜包,而是散買,少至一條香蕉、一顆薯仔都可,但求客人一嘗本地菜味道,「(想將它)變得很簡單,很小事」。Ann每周訂菜,有感產量按年減少,「這一刻尚可吃到這麼甜的菜,不知道將來還有沒有,除了收地,還有天氣、農夫年紀大。」

訪問當日有老鼠瓜、紫蘇、番薯葉、蘆薈和圓茄等,有時農夫會親自送瓜果到九龍灣。
訪問當日有老鼠瓜、紫蘇、番薯葉、蘆薈和圓茄等,有時農夫會親自送瓜果到九龍灣。

直送最新鮮 散買培養客人「觸覺」

疫情期間她試過共購菜包,一來發現包裝多、不環保,二來菜在運送多站的過程難免萎謝,三來客人只知份量但不知菜款,「菜包是固定價錢,不知道會有什麼當造菜,客人要有個為本地農業、香港菜付出的心才會肯付這個錢。」很多人對斤兩並沒概念,而且菜款若不合意或不懂烹調,反而會造成浪費。她在認識數個蕉徑農夫後,逢周三和周六早上請司機到指定收集點取菜,之後將菜直送店舖,「一定是在田上熟,最好時才摘出來,和外面要計運輸時間、預早採收的菜不同。」運費一百八十元,需要有十多個訂單才回本,但通常只有六七人訂菜,這也是坊間少見店舖直接訂菜的原因。

客人以屋苑居民和九龍灣上班族居多,散買可以培養他們對份量的「觸覺」,又可多試幾款。Ann會從都市人角度介紹簡單食法,例如街市少見的老鼠瓜,兩頭尖中間胖,她教客人輕刨去薄皮,便可以煮鯪魚球湯、煮蝦子麵或炒肉片,鮮甜多汁。又譬如夏天「四大名菜」莧菜、通菜、潺菜和番薯葉,都市人怕麻煩不受落,她唯有多引入街市少見的農產,如黃薑、涼粉草。

Ann認為散賣可接觸更多客人,不想用菜包形 式,「不是只服務到五個肯買菜包的人」。
Ann認為散賣可接觸更多客人,不想用菜包形式,「不是只服務到五個肯買菜包的人」。
柴米油鹽一律可以裸買。做環保可與農業連結。
柴米油鹽一律可以裸買。做環保可與農業連結。

蕉徑老農 強項在揀菜、量菜

她遇過有長者逛商場經過買兩棵菜,改天回來說是年輕時吃過的菜味,也有年輕人來買環保月事用品,順道捎兩根大蕉;有單親媽媽生活艱苦,但堅持省錢買本地菜給子女吃。賣菜同時,Ann不忘介紹蕉徑農耕史,農夫又有何特色,像酈氏農場的唐生便是種早水節瓜的高手。這群蕉徑老農自小跟父母學種菜、揀菜、量菜,綑菜,一束一束拿去菜欄,「他們知道要有差不多整齊和漂亮,你才會容易處理。我給一斤錢,一斤都是可以賣出去的。」夏天港人放假外遊,農夫也沒有怠慢唞暑,穩定地供應瓜果。蕉徑曾是農業重鎮,農業園計劃動工的影響,在這群供菜農夫身上可見,例如群記農場的秀秀收到收地通知,文哥要在新田舊田兩邊走,「收走肥田,換來瘦田,要處理去水、肥料問題,又多碎石,慢慢執石仔,幸好他們都樂觀。」

對這間「環保底」商店,Ann自問貨品已應付到90%的日常所需,就算賣剩的菜都會被她帶回家吃光,「全部都吃得完,那就不會浪費,這樣很好。」街坊亦會把廚餘交給她送到蕉徑堆肥。縱然沒親身下田,這間環保店也與香港農夫緊靠。

店舖開在屋苑商場,Ann說鄰近幾個私人屋苑,相信賣菜有吸引力。
店舖開在屋苑商場,Ann說鄰近幾個私人屋苑,相信賣菜有吸引力。

INFO
日常豊作
九龍灣麗晶商場二樓215店
6172 0788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Hello ! Hong Kong Farms 可持續港農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