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s對於不少市區人而言,香港的離島就如單車徑一樣,是假日休閑的地方,但其實香港的離島住了至少十七萬人,一程船的距離,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卻足夠令每個島都發展出與市區截然不同的人際網絡、生活方式和特質。最近坪洲陸日小店的店主Kit及其從事城市研究的妻子Myriem Alnet,出版季刊《Islanders島民》,探索二人居住的小島—坪洲的公共空間。他們發現原來完善的社區和公共空間,不一定要參考外國案例,而就在自己身處的城市。
椅子背後的人
薄薄的《Islanders島民》是結合地圖和雜誌的mapzine,一張比A1略小的紙對摺再對摺,攤開有一張坪洲地圖,標示了椅子、心心、健身機、貓、植物等符號,耐人尋味。雜誌文字不多,花個二十分鐘便輕鬆讀完,但內容卻一點都不空洞。創刊號以有機空間(Organic Space)為主題,是有機空間,非公共空間,強調人們由下而上的自發參與。封面故事關於大家到過坪洲都一定有印象的:碼頭附近異常地多的椅子。
Kit和Myriem二人趁有時間便跟不同的椅子用家聊天,了解他們的使用習慣,發現原來這些看似隨意擺放的椅子,是由某個街坊捐贈,有標記識別,又發現原來有另一個街坊去「管理」,請人用後放回指定的地方。看似無章法的公共家具,其實自有一套運作的系統。有趣的是,島上即使有不少政府的椅子,但很多老人家選擇坐在自己搬的膠椅,貪其更靈活,想或不想跟誰坐,什麼時候搬到哪裡都由自己決定。
Myriem指:「很多人來坪洲都留意到老人家喜歡坐在這些椅子上,但大家未必知道它背後的故事。其實除了以上兩位核心的街坊之外,有很多其他人也會帶自己的椅子出來,這個系統亦需要所有人的參與才成事,而這些人不是無名氏,雜誌內跟他們的訪問,正是想呈現不同人的故事。」
二人再三強調《Islanders島民》的用意並不是推廣坪洲,更不想吸引更多人來獵奇,因這樣反而會影響到當地的居民,反之,他們只是希望透過坪洲的例子,向大家示範有機空間的可能性,繼而鼓勵大家反觀自己的社區。擅於觀察城市的Myriem解釋:「香港的公共空間很功能性,很多時只有單一功用,這裏購物、那裏做運動等,卻很少有一個空間由人們去主理(take over),容許不同的事情同時發生……而這些椅子示範了人們如何以最少的資源,令到最多的人主動參與,表達自己是社區的一分子。原來我們不需要參考外國那些宏大的公共空間案例,在本土也有很多好的示範。」
除了椅子之外,二人亦發掘了不少其他有趣的有機空間例子,如海邊樹蔭下的一排健身機,是島民運動和聚會的好地方,奇怪在大部分健器的擺位雖在海邊,但用家卻不是面海,可能因為太曬,Kit笑言:「城市人覺得海景好正,但可能島民已經司空見慣。」走遠一點的石灘上,又可見到有心人用地蓆、毛公仔等佈置空地,並用石頭堆起不同圖案,Kit解釋:「這是一個退休的姨姨,清潔海灘時順便砌成的圖案……不同人用不同方式去幫助自己的社區,如像老人家版的『自己社區自己救』。」
城市化非唯一發展模式
Kit六年前搬到坪洲,島居生活一直是他的夢想,Myriem剛好相反:「我從來沒有幻想過住在島上,因感覺被困住。」但住下來才發覺香港的離島跟市區接駁方便,而且只要願意發掘,島上要乜有乜,十分方便。人們對於社區的歸屬感,更是市區難以比擬的。二人指:「島就像一個放大版的家,人們的住所只是睡房,客廳就在街上。」
坪洲近年出現不少變化,愈來愈多年輕人和外國人居住,更有大地產商在島上建豪宅,主打歐陸式洋房,廿四小時保安,島上租金也連帶上升。不少外來人搬到島上,卻未必欣賞島民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例如曾經有住戶投訴太平清醮的傳統儀式聲浪過大,造成滋擾,二人表示:「有些人搬到坪洲只是為了享受清幽的環境,但卻想維持城市的生活方式。」諷刺的是,其中一個豪宅屋苑,原本預留空間開設連鎖超市和商店,但空置多年都未出現,是否反映這小島根本不需要它們?「有人不明白為何島上沒有Starbucks和7-11,但其實島上根本不需要這些,傳統的城市化不是唯一的發展模式。」
二人希望透過《Islanders島民》稍稍打破不同島民間的隔閡,他們從未視島民為用完即棄的研究對象,而是每日共同生活的街坊,事實上,要不是住在島上日子有功,Kit早跟書中的受訪者相識,也無法輕易跟他們交談。製作雜誌本身也是他們觀察、參與,甚至紮根社區的方式。「我們常說可持續發展,這包括在一個地方紮根。人們討論五十年後的社會應怎樣怎樣,但無人知道五十年後會發生什麼事,那麼何不着眼於面前這幾年可以做些什麼呢?」
了解更多:www.facebook.com/islanders.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