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我們排第四,在坐巴士才一毛幾角的五十年代,醬園卻年賺百萬,又有多間門市,非常巴閉!」跟着九龍醬園第三代掌舵人黃國輝走入屏山工業區的盡頭,穿過「美珍醬油果子廠」的大閘,尋來一片深啡色瓦缸海。
美珍 = 九龍醬園
你或許奇怪,這個沒什麼宣傳、恍似被遺忘了的百年老字號,無論在招牌、招紙、商標,甚至是黃國輝的名片上,都看不見「九龍醬園」一名,取而代之的是「美珍」二字。關於這個改名的故事,得由一九一七年說起。當年,黃和甫(黃國輝爺爺)跟幾位鄉親合作,創立「美珍醬油果子廠」,以產製豉油、醬料、涼果、酸果為業務,並外銷至歐洲,生意不俗。直至一九四一年,香港淪陷,在日軍治港時,「英」、「美」被視為敏感字,美珍隨即被切斷外銷,更被勒令改名。「因為當時在九龍城寨設廠,父親便順勢把醬園改名為『九龍』。所以九龍醬園,即是美珍;美珍又即是九龍醬園。」靠着這個信手拈來的名字,專注內銷,深得街坊喜愛,讓醬園撐過風雨飄搖的三年零八個月。
戰後,他們以九龍醬園的字號繼續在本地經營,而美珍之名就主力出口,兩個名字並駕齊驅,走過豉油盛世,無人不曉。奈何,隨着八十年代的人口增長、地價急升與政府收地,醬油業的光輝成為絕唱,美珍也從九龍城搬到荒僻的屏山。
在最壞的時代接手
「我在八十年代接手,那時已經不能只靠內銷?賺錢,計算人工、時間和心機,打個和已經很好。如果真的為賺錢,賣地建樓就好了。」跟着黃國輝穿梭於樸實無華的廠房,看到在接近二十萬平方呎的曬場上,排着過百個「爛一個少一個的瓦缸」和數個水泥建的曬池,可見這位踏入古稀之年的第三代選擇了延續這份豆味。他隨意打開一個淺灰色的玻璃纖維製瓦缸蓋,鹹香風味馬上溢出,這是氨基酸的味道!」因為瓦缸內的氣孔會把熱力儲存,令黃豆日夜在受熱,加快分解氨基酸,使豉油色香味俱全,但最少也要一百天才能曬出品質合格的豉油,跟人工化學豉油絕對是兩碼子的事。
海外限定的糖漬薑
由曬場走入如迷宮般的廠房,看到少量的自動包裝機、海量的待寄醬料、廢棄的員工宿舍和璜房,最後順應一陣清幽甜味的引領,來到一間正在煮「糖漬薑碎」的房間。「內銷不理想,惟靠外地訂單才能生存。」從沒想過西方人也喜愛醬園出品的漬物。
「我們向來都有出口酸薑,但在製作薑片時總餘下一些細小的『薑碎』,那我就嘗試糖漬薑,誰料深受德國人歡迎!」採訪當日,恰巧碰上薑碎入罐,黃國輝馬上着我要一試。掛滿糖漿的薑碎還帶點微溫,入口已沒有辛辣味,只餘下爽脆口感,「這是海外限定產品,德國人很喜歡以它來夾麵包。」黃國輝說,除了糖薑碎外,蘇梅醬的出口量相當驚人,「不是因為海外華人愛吃燒鴨,而是歐洲人把蘇梅醬當果醬!」可能,外銷是把百年美好保留下來的另一個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