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覺得香港少了一些坐得舒服的中式甜品店嗎?」在中環開業才一個多月的台式仙草店「八時神仙草」香港區主理人Alice,是位穿搭時髦的香港女生。這天她坐下來,回憶數年前曾經為了吃中式甜品,徒步由中環走至灣仔尋覓的失望經歷。她直認不諱「吃中式甜品」這個老派習慣;而也是從那時候開始,她有了自己開舖的想法。
用鋼匙舀起招牌「嫩仙草盛盤」中的仙草,那如絲綢般滑動的質感,「與『港式仙草』的脆感,完全是恰恰相反的質感。」Alice形容說。是的,她提到的「港式仙草」其實就是涼粉。仙草與涼粉,本是同根生──就是把仙草乾(即是涼粉草)搓洗乾淨,熬煮至少八小時,直至熬出當中的膠質,過濾後加凝固劑,是為下火、解熱氣的民間良方;但依照質感而言,它們落在光譜的兩個極端。「差別在於凝固劑,香港人多用粘米粉做涼粉,台灣人則慣用洋菜粉(又稱大菜粉,即海藻植物中提煉的膠質)做仙草。」她解釋說。
而有趣的是,不論在香港抑或台灣,客家人的仙草總是自成一格──他們用與日常息息相關的糯米粉定型,甘香清爽,有別於其他「重油重鹹」的客家菜。
站在點餐櫃枱前細閱餐牌,其實店裏的各種仙草食法也給我們很不一樣的欣賞角度。香港涼粉的「多元化」展現在配料的款式,好像有名的元朗佳記甜品(俗稱B仔涼粉),廿多款如花奶、蘆薈、紅豆、鮮雜果……應有盡有;台灣仙草的多元則在仙草的形態:有凍的仙草凍、熱的燒仙草、喝的仙草茶,「還有總店研發的仙草刨冰!」總之都是可以一起分食的甜吃。
儘管店子是特許加盟店,仙草的製作、口味配搭等,都是依照總店配方去做,就像將仙草乾濃液耐心煮至起膠,過程完全不添加色素或凝結劑;配料款式經典地道,芋圓用屏東、大甲芋頭製作,地瓜圓則取台中大肚山出品,但Alice都用心去做,讓仙草吃來滑溜甘香。那地道而簡樸的甜滋味,撫慰了很多暫時因工未能外遊的香港人,所以店舖試業期間、中午十二點開門,年輕客人已魚貫而進,來其有自。
八時神仙草
中環歌賦街19號地下
2343 6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