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器具除卻瓷器尚有銀器。想要在香港親身接觸、感受、使用英國製的古式銀器,唯半島酒店而不作他選。
圓頂菜蓋(Gaddi’s Cloche) // 直至今日,在Gaddi’s用餐時都會看到大碟上的菜式連同圓頂菜蓋上桌。由侍應開蓋,Bon Appétit!
Petit Four銀架 // 設六層或十二層兩款,盛載各式小甜點,是精緻法國菜的最終章。
自開業之初,半島酒店便引入大量銀器作餐桌器具,當中不少更是自一九二八年開張使用至今,由英國南約克郡的銀器公司Roberts & Belk製作。後來,即便轉由英國老牌純手工銀器製作商Gainsborough入口餐具,款式依然不改,繼續以「帝國(Empire)」作為紋飾,貫徹始終。
銀餐刀
(上)酒店開張時所用之物,由Roberts & Belk製作,刻印有酒店第一代標誌。
(中)已轉由Gainsborough製作,標誌上亦有所轉變,並添上Hong Kong &Shanghai Hotel字樣。
(下)現代使用的銀餐刀,可見即便年代流轉,刀邊的Empire紋飾依舊不變。
在半島酒店享用下午茶,你可曾數算桌上出現過幾多件銀器?但原來這些都只是區區之數。真正走入酒店內的餐具倉房及展櫃,才發現歷年銀器超過八萬件,款式琳瑯滿目,數得出的、難以想像的都有。這裏的「大總管」Carmond說,酒店日用四萬八千件銀器,除了包括約三百間客房內配備的銀匙及小刀,還有餐廳內不停變換的器具。刀叉匙是基本,再配合廚師當日的餐牌設定,而協商所需配件。有些器具深埋倉內,可能就是為了一年一度的時令餐牌而出場,例如重量驚人的純銀血鴨機。有些老古董則已成歷史,靜悄悄地架設在櫥窗內,等待過客追憶曾經的餐桌印記,欣賞細膩而精緻的雕刻工藝。
純銀血鴨機(左) // 機身有香港上海大酒店有限公司的徽章,由法國銀器名家Christofle為半島獨家製作,是獨一無二的老古董。
自助餐保溫底座(右) // 早已成歷史,平日封存在倉內,相信只有上一代人才有印象。
下午茶銀器組件 // 除了三層架之外,另有茶壺、啡壺、水壺、糖盅、奶勺、曲奇座等等。
試酒碟 taste du vin // 用作品嘗葡萄酒的小碟,有一段時日總是掛在侍酒師的脖子上,今日已成櫥窗內的過氣舊物。
蘆筍碟 // 銀碟如像蒸架,又貌似晾乾熱食之器具,實在難以想像是為蘆筍而設。
芝士粉壅、牛油碟 // 都是古早時期的用具,今日已成收藏品之一。另有田螺碟、粟米叉、蛋盅、玻璃杯架等,都是今日難以等見的。
保持銀器光亮精緻的每周習作
銀器會因應時間、溫度及濕度而氧化,比普通餐具更耗時打理。除卻日常清潔外,需要每周一次額外護養。拋光(Burnishing)可由機器代勞,但去污(De-tarnishing)及打磨(Polishing)則要以人手處理。
女工端出一件明顯因氧化而污黑的銀壺,連同錫紙浸入摻拌了拭銀粉的溫水中,化學作用使污漬散去。再輔以軟海綿及拭銀膏,擦拭表面殘漬,反覆沖洗後光潔如新。最後經洗碗機消毒才告完成。若非日常使用之物,需另外包覆保鮮紙再存入倉內,謹慎而仔細,難怪不少器物流轉百年依然亮麗。
銀器拋光機 // 把細件的銀器埋入不鏽鋼珠內,注入水及藥粉。在機器高速震動下,讓鋼珠把銀器打磨得光潔如新。
若遇上大件而滿載細膩雕飾的器具,需輔以牙刷或大刷仔細打磨。圖中這件雞尾酒缽,需約30至45分鐘處理,力氣及耐性缺一不可。
(上)含酵素的拭銀粉溶於50至60℃水中,及後再放入因氧化而有污漬的銀器。
(下)在化學作用之下,污漬散去。配合人手打磨,把器具還原光潔表面。
陳家輝(Carmond)// 半島酒店總管事,自一九八八年入行後便與餐具結下不解之緣。他形容,「餐具與食物都是餐桌上的生命。要成就美味餐點,餐具是不可或缺的。」對於古裝劇集常出現的銀器試毒,他笑說:「你睇戲睇得太多了!銀器若遇上高蛋白質、醋等物質,就會變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