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印度菜,你會想起到重慶大廈吃咖喱,還是到星級印度fine dining餐廳吃一口Keema Pau(免治羊肉包)?作為世界人口第二多、面積第七大的國家,印度的飲食文化多元,光是街頭小吃已數之不盡,絕不能只要「咖喱」來概括一切。
將家鄉小吃帶回街頭
甫一踏入位於電車路旁的Bengal Brothers,看不見滿天神彿的擺設,聽不見強勁節奏感的Bollywood Music,亦聞不到濃郁的香料味;取而代之的是充滿少女感的粉紅色店面、幾個吧台位置和一部自助點餐機。看見如此格局,你我皆猜到這是一家主打外賣的Grab and Go小店。「香港的印裔社群大而活躍,但印度食物卻好像只有高檔餐廳或簡約小店的咖喱角、牛油雞等,所以希望我們想把家鄉的街頭小吃帶到香港的日常,而不是帶入高級餐廳。」站在仿孟加拉鐵路售票窗口的取餐處前,邊吃捲餅邊解釋着的是主理人之一的Tanvir。
這不是Naan!
看着Tanvir大口大口地咬着手上的捲餅,不禁好奇一問:其實kati rolls的外層是常見的Naan(印度烤餅)嗎?「這可不同了!Naan是由小麥製成的發酵麵包,而目必須用圓桶狀的tandoor烤爐烤製,通常帶酥香鬆軟口感。而kati rolls的外層是沒有發酵的Paratha,放在煎鍋上反覆烘烤而成,口感紮實,夾着餡料捲起也不易碎。」如果要細說印度麵餅,大概可以分為三十多種,不過它們的共通點都是適合把各種配料放入其中食用。回歸小店主打的kati rolls,原來它是早在三十年代便風靡印度東部的加爾各答。許多上班族為了趕電車上班,便要求店家把烤肉串裹在Paratha內,加入醬汁捲起來吃。因為當時的廚師以Kati,即是孟加拉語中的竹籤把捲餅定型,因而命名為kati rolls。
「Kati rolls的餡料是沒有限制的,加上由南至北都各有特色。例如北面的帶辣、香料味相對濃郁;南面的會以黑椒牛肉為主,亦會加入帶椰香的咖喱;中部則會放入羊肉。」Tanvir說,他每次回印度都會買一個kati rolls上火車吃的,是他回憶中的味道。所以,他每逢星期日休店日,都會躲在廚房「做實驗」,希望把最地道的口味複製出來,把自己懷念的風味帶給香港人,更希望將comfort food帶給一眾同鄉。採訪時,正值午後時光,仍然有不少印裔街坊、打工仔都走進來點一件捲餅、一枝芒果Lassi作下午茶;等外賣時,大家還會同聲同氣地寒暄幾句。此刻,這裏不只是食店,更成為了一眾居港印度人舒心的小小聚腳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