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個月前,一家尖沙咀意大利餐廳推出了「由頭吃到尾」的周末藍鰭吞拿「全魚宴」,有別於西廚常做的豬牛雞,引起我的好奇心。意籍總廚Fabio Nompleggio想到用盡魚的每個部分,例如用面頰肉慢煮成拌意粉的肉醬;鰭邊肉跟鷹嘴豆蓉打成麵包沾醬;魚腰身切成他他粒,用菊苣葉包作一口生菜包……其創意及仔細度,絕不讓「將魚腩分成七段(部分)」的日本廚子專美。
翻到餐單背後,有Fabio特意繪製的全魚解剖圖,讓我吃得更津津有味。「我好希望客人不只覺得『這樣做面頰肉也不錯』,還會開始支持、鼓勵更多食店起用對生態友善的食材,用『口』一點一點把地球生態拯救回來。」他說。
雖然這事情陳義甚高、難度不低;但對於願意推動的業界者,我還是由衷佩服。
兼容日本做法
「如何善待一尾吞拿魚,其實早就植根於西西里人的血液中。」Fabio生於羅馬,但不諱言生來愛極西西里的陽光與大海。說時他拿出手機努力翻找舊照,說服我他與吞拿魚有着多深厚的緣份:旅行時特地跑去看漁民屠魚、看魚身海葬回歸自然;也看當地人如何做成罐頭,或給予如心臟這些「下欄部位」第二生命,「南意人會把吞拿魚的心臟洗淨鹽漬、風乾,食法與烏魚子差不多,刨碎加在意粉上。」雖然他認為意大利人的傳統做法已夠好,如做成刺身薄片(Carpaccio),調味沿用薄荷、開心果、檸檬香蜂草,亦能成功帶出魚鮮,但兼容日本人的做法,比如用味醂、清酒略醃,或用柑橘皮提味,則能令吞拿魚曼妙滋味更上一層樓。
捨近取遠的原因
但為何Fabio決意捨近取遠,偏不買更有名氣的日本藍鰭吞拿魚,倒是以較高的成本價相中了地中海藍鰭吞拿魚?
「始終,我認為食用經國際機構如海洋管理委員會(Marine Stewardship Council,簡稱MSC)認證的原條藍鰭吞拿魚,使用對環境、生態負責的方法捕撈,心裏會安心得多……你知道嗎,在意大利人心目中,吞拿魚從來是幸運的象徵。」Fabio說來很真誠。
也是這樣,Fabio尊重藍鰭吞拿魚的產期,套餐只供應至三月尾。不過他已經選定了接下來四、五月初夏全魚宴的主角—西班牙大鯛魚,「魚身也許可醃浸,魚頭也許可煮清湯,配蕎麥麵應該不錯……」他不放過任何靈感,為的無非是提升它的價值。
是的,此刻我手裏的餐單寫上的「價格」,固然能夠反映食材的成本;但食材創作背後的飲食及文化巧思,以及主廚對味道、技法的想像與兼容,則能夠賣出吞拿魚的「價值」。
Asaya Kitchen
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8號香港瑰麗酒店6樓
3891 8732
備註:「地中海藍鰭吞拿魚嘗味餐單」供應期由即日起至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