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啫啫煲從廣州而來,無人置疑;如果要數第一個出現並令人回味無窮的啫煲,必提「大馬站煲」!光看字面之意,你也許會猜疑這菜式是否來自馬來西亞,誠然,它是不折不扣的正宗廣東菜,而且還有一段故:相傳清末廣州府台某乘轎路過轎伕聚合的大馬站,在轎上嗅來陣陣濃香,念念不忘;於是就回府命家廚做「大馬站」。家廚到當地視察,看到飯店裏有人在用蝦膏、燒腩及豆腐,做成鍋物。於是,廚師便照辦煮碗,竟做出一鍋讓主子吃得啜指回味的下欄菜,因而把「大馬站煲」流傳下來。
那些年「轎伕的浪漫」
「所謂『大馬站煲』不就是蝦醬豆腐火腩煲嗎?」古法粵菜老店蛇王芬大廚任錦松笑說。「半肥瘦的燒肉『熟啫』至出油,再以蝦醬爆香,放點薑蒜和灒米酒來辟走蝦醬腥味。炒香了,放上炸豆腐和韭菜,滾過十至十五分鐘。」那些年儉樸又香惹的啫啫煲便大功告成。
剛離火的啫啫煲被端到眼前,還未拿走蓋子,蝦膏的鹹鮮香氣已瀰漫一室,讓人不自覺地嚥下口水。每塊燒肉都沾附着濃稠惹味醬汁,油炸豆腐飽吸了燒肉的脂香肉味,被砂鍋餘溫烘得帶點脆口的韭菜,縱使只是粗得不能再粗的下欄物,但這道粗菜的滋味都足以令人多添一碗白飯!
由下欄變珍饈
「這古老菜式現在很少見了,不是因為它的工序繁瑣,而是食材實在太貴了!現在到街市買一小碟燒腩仔,動輒近百元,那有餐廳會如此高成本做給你?」任師傅無奈地說。昔日人人負擔到的民間美食,時至今天卻變成了一種「珍饈」,倒真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