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試過望着天空的雲覺得像一隻狗,但身旁的友人卻說像一隻羊呢?」
我們可能都試過,把事物本來的原貌聯想成另一樣事物,這種現象在西方世界稱之為「空想性錯視(Pareidolia)」,而當中的有趣之處,在於各人對事物持不同的看法,但沒有對錯之分。巧合的是,這跟中國古代禪語「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仍是山」實有雷同之處。「我現在也處於『見山不是山』的階段,讓看似平凡的食物,變成擁有生命的『小怪獸』。」展覽《見餐不是餐:see food NOT see food》策展人兼本地攝影藝術家梁大偉(David)說。
十二隻怪獸聯盟
展覽場地的右半邊,就是David口中的小怪獸所屬的《BEASTS FROM FEASTS》系列。十二隻由五湖四海菜式演變而成的「小怪獸」,有的是日本料理、有的是新加坡菜等。為了讓觀眾更能走進他精心構建的「怪獸世界」,他刻意放棄傳統用畫框的展示方式,而是改用瓷碟,模仿用餐時食物放在碟上的原貌。我問道哪隻「小怪獸」最可怕時,「我沒有把最可怕的『小怪獸』展示出來,怕會嚇走觀眾,不過現場的每一隻都非常獨特,是在地球上找不到的物種。」他回答道。他還分享,他前後創造了超過五十隻「小怪獸」,現時「困」在私人收藏庫中。
手機可取代相機?
我跟着David,慢慢走到展覽場的左邊,邊介紹着《Shot on iPhone》系列。顧名思義,這系列是David用手機拍下來的作品,他特意用黑邊圍起長方形外框以模仿手機外型,並在右下角的作品描述加入了手機拍攝時的資料,例如經緯度,強調作品是在旅遊期間所拍。那麼手機可以取代相機嗎?「像現時人們流行用黑膠唱片機聽歌一樣,用相機是為了追求照片的質感。」 David回答說。的確手機的便攜性遠勝於相機,但是只有相機才能近距離、清晰地拍出引人入勝的畫面。
愛犬變油條
不得不提那掛在展覽上方那大得令人目定口呆的作品──《YouTiao Poodle》,它是David 最愛的作品,因圖中的油條令他想起家中的愛犬,他私心定此為展覽的重點作。他說,自己一直很欣賞本地藝術家李純恩在水墨畫旁配上書法描述的風格,於是這次特意邀請他為這幅作品提字,創下《OFF MENU》這系列。李純恩在作品上方寫了「油炸鬼」的由來,並在最後提及「此他家愛犬」。值得留意的是,Benny的簽名印刻意扭轉了九十度,因為他現以「躺平」的心態用藝術作品為生,寄意David未來亦可達到這境界。
除了與李純恩合作以外,David還與相識多年的果醬愛好者Wilson Fok合力創出《Art Jamming》系列。但要發掘這四隻「小怪獸」絕非易事,Wilson為這系列製作了共七款不同口味的果醬,最終David嘗得撐腸拄腹才找到它們。「我為了這個系列吃了很多果醬麵包,增磅不少。」David笑言。這個系列的展覽方式模仿了果醬樽的外型:用黑色外框模仿黑色的鐵蓋、除去背部底板模仿透明的玻璃樽身,最後以紅白色的紙線模仿果醬樽上的蝴蝶結。
一場開發創作靈感的意外
我們也聊到「空想性錯視」的由來,原來可追溯到三年前,David在打網球時不小心撞破左眼視網膜,視覺還未完全康復時,視野出現重重疊影。他化暗影和重影等生理創傷為靈感,配合他多年來創作的想像力,發掘照片中擁有生命的「小怪獸」。「要發掘這些『小怪獸』不難,但要有緣遇上這些食物,還要巧合地拍照才是最難。」這種困難在於他的堅持,他堅持所有作品都不經修輯,而是以刁鑽的角度對原圖進行放大、或對立的鏡面效果,由此清晰地呈現「空想性錯視」的畫面。
隨著科技的進步,只要一機在手,人人都可以做「Foodie(即是網上食評家)」,那麼美食攝影師的專業究竟是什麼? 與兩者可說是「同行」的David認為, 「Foodie」可用大篇幅的文字去形容食物,但美食攝影師的門檻更高,「他們只能靠一張圖片,表達出食物背後的細節,例如師傅的烹調工藝、用膳的儀式感等等。」他認為美食攝影師要做到與眾不同,就必須「嗜食」,才能掌握食物最惹味的畫面。
《見餐不是餐:see food NOT see food》
展期:即日至6月16日(上午 11 時至晚上 10 時 )
地點:海港城美術館(海洋中心二階 207 號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