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經過希雲街,都是人頭湧湧;這邊在等雞蛋仔,那邊在排日式刨冰。唯獨走入同一條街的禮信大廈,感覺截然不同,沒有餐廳的叫號聲與人龍,卻多了紋身店、古著店、幾家簡陋的快餐店。六十年代的舊式大廈因而多了一份小社區的多元與另類,凌亂又有人氣。
一路走,被那間掛着兩盞復古小吊燈、門前寫着「日店」和「夜店」的店舖所吸引。光看門面,不太清楚是賣什麼的,那就推門進去一看吧。
日店:嘗一杯手工康普茶
看看手錶,下午三時多,正是日店「一刻」的營業時間,仔細一看,原來是賣自家製康普茶。「以前做廣告,畫面上都是虛無、觸摸不到,唯有一些實體的小手作才是實在、有溫度;亦因為家人的一張食譜,令我開始接觸康普茶。」曾任廣告公司的日店店主Jeff向我介紹說,本地一些大型超市都有引入外國品牌的康普茶,但本地品牌卻不多。其實康普茶內充滿益生菌,早已被歐美人士視為superfood,可口可樂、百事、星巴克都已經在數年前收購和創立不同的康普茶品牌,亦有美容品牌將酵母茶的概念加入護膚品中,只是香港人對康普茶的認識還未夠深而已。
Jeff形容,做康普茶的人猶如一位農夫。因為每次發酵都要好好觀察天氣和溫度,細看酵母的轉變,又要添加果汁來增加天然氣泡感,少點耐性都不行。「在古時,『一刻』是指十五分鐘。我希望客人都可以用一刻來飲杯茶,放鬆一下,因為這裏是收不到電話訊號的。」說的也是,在這個放下電話一秒便彷彿會死掉的時代,不如找個十五分鐘,拋下虛擬世界裏的一切打擾,打開一瓶微酸但帶上紅茶香的康普茶,以一口氣泡感逃離日常瑣事。
夜店:小酎一杯海底熟成清酒
看過日店後,讓人更想去了解夜店的理念。其實看「黑星酒販」這店名,都略猜到一二。「事先聲明,我不是唎酒師,只是個喜歡飲酒,會跟朋友喝到爛醉的人而已。」同樣從事廣告業、嗜酒如命的店主阿星說,香港人買酒,就是按價錢、牌子而買,但從來沒有人告訴他們,何為一枝適合自己的酒。因此,他想成為那個會給你意見的不專業賣酒小販。
你或許會問,坊間賣日本酒的地方或網店多的是,為何要到這裏?我想,你在這裏得到的不只冷冰冰的一買一賣,而是得到一段故事與知識。「很多Bottle shop都是放幾個大雪櫃,把酒放進去就是了,都不能讓人摸下、問下、理解下,我不想這樣。」於是,阿星找來一個百年手造德國酒櫃,讓每枝酒都能被展示,亦不會標價和寫上說明,反而希望客人主動開口問。
在眾多枝酒中,這枝酒樽充滿殼類寄生物的「七本鎗」就最罕有。七本鎗是一個四百年的日本造酒老字號,它的造酒技術非常穩定,基礎好、味道一定有保證,更是一枝經過「海底熟成」的清酒。酒廠每年會把新鮮釀出的酒放在靜岡縣附近約二十幾米深、海水溫度為8-12度的海域約七、八個月,進行第二次熟成。因為海水的流動有助減少酒精的刺激性,使味道變得更香醇,「有些甚至會附送生蠔殼」,非常特別。
一間藏於舊式小巷中的復古小店,以茶與酒貫穿城市的日與夜。白天,去享受康普茶為你帶來的「一刻」恬靜舒服;夜裏,放下那做不完的工作,與小酒販促膝把酒,來一場可能傾通宵都不夠的吹水大會。我想,這也許就是「日夜小店」存在的意義。
一刻/黑星酒販
銅鑼灣希雲街 11A 地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