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師傅做的『揚州炒飯』,你一定、一定要想辦法吃到!」
兩個月前,淮揚菜名廚周曉燕訪澳,監督新店運作,也抽空接受《明周》專訪;事前公關這樣再三叮囑,讓我一直記着了。
當天受訪談後,周師傅到廚房即場借一段「蓑衣萵筍」展現淮揚菜的神髓之一—刀工。見機會難得,我大膽請他親手多做一碟揚州炒飯。他似乎早就猜到我的心思,沒說什麼就走到爐前。廚房裏十多人魚貫擠到大師身後,屏息靜觀做炒飯的秘訣:用悠緩的節奏、開不猛也不慢的火,看緊米粒的水份,抓緊加小葱的三個時機……
「吃吃看。」周師傅特意先盛起一小份炒飯,遞了給我。
創新即是傳統?
我細細咀嚼着。有別於粵菜師傅愛表現的剛強鑊氣感,周師傅把飯炒得柔軟而分明,不帶火氣,與江蘇小葱、蝦仁、青豆、筍粒等配料味道交融,細膩中讓人吃個不停。眼前的炒飯確實很香、很好吃;周師傅不諱言炒飯裡的香氣歸功於一點點的豬油。
「淮揚菜是精緻的、細膩的,主張原汁原味。」周曉燕是淮揚菜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熟知淮揚菜背後的溯源和文化。他指出,揚州炒飯前身是隋唐時期流行的「碎金飯」,「說穿了即是『蛋炒飯』,一道很家常的菜式;後來才有人想到加入蝦仁,慢慢改變它的模樣。」成為現時全世界熟悉的版本。
關於「加入蝦仁」這回事,周師傅有不一樣的看法:「對古代人來說無疑很『創新』,但對現代人卻是『傳統』的。」他認為,如果我們把「傳統」看成一個動態概念,那麼它則與「創新」沒有太大的矛盾,因此不用過分拘泥、或執意復刻某些「傳統」元素,例如加入豬油,「雖然豬油佔了我很多美好的童年飲食回憶,就像我會自己煉,部分更會炸成豬油渣,蘸些砂糖,做成很酥脆的小吃。」但既然現代人都希望吃得健康,那麼廚子用菜油代替,亦無不可。
「看不見」的刀工
「我更希望把刀工傳承下去。」周師傅試着把話說回頭。他所指的刀工,不光只有借誇張視覺跑出的蓑衣萵筍、文思豆腐羹,以及剛才示範的揚州炒飯,更精妙的其實在於「看不見」,就像幾近失傳的名菜「三套鴨」,「用刀『拆』肉也是淮揚菜的章法,要像庖丁解牛般,把野鴨、養鴨、鴿子通通起骨。」不過最讓我動容的,倒是他也提到獅子頭—一道明明家常不過的菜式。「是呀!小時候我家裏做獅子頭,也例必將肥、瘦豬肉切得像黃豆粒,這樣吃起來才入口即化、很下飯……」他補充說,當地家庭都會這樣認真做。
精湛卻含蓄,想來這是淮揚菜值得欽佩的精神,也是牽絆它走得慢的其中一個原因。「確實我們不像川菜般豐富多元,但我認為可以透過創新的調味與配搭,如糟鹵、藏紅花、蟹黃,甚至是雲南黑松露,豐滿菜式的味道。」對於淮揚菜的未來,周師傅充滿信心這樣說。
淮揚曉宴
澳門倫敦人2樓
+853 8118 8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