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會人,一出生便接觸陳皮。」
本地中菜餐廳主廚李振龍師傅(人稱龍哥)說:「我們長期以陳皮烹調煮餸,雖然未必餐餐有陳皮,卻會用來做碌鵝、煲湯、蒸魚、蒸排骨……基本上十道菜之中,有九道下陳皮。」龍哥在新會出生、成長,是不折不扣的新會人;二〇〇七年來港,現在每年也會回鄉尋味。在剛過去的十一月中旬,正當新會果園的柑皮顏色由青轉紅,記者便跟着龍哥一起回鄉「探」陳皮。
家家灶頭陳皮香
陳皮應用廣泛,其中一個用處, 便是新會人的廚房必需品。甫抵埗,龍哥的堂弟李振昌隨即帶路,來到當地近期開張的新會陳皮文化博物館。場內其中一個展廳,還原出昔日新會老屋廚房面貌,兩位堂兄弟的回憶突然湧上心頭。「我們以前家中廚房就是長這樣,新會家家戶戶都有陳皮,灶頭上也會掛着幾串。」、「昔日灶頭採用柴火,乾柴烈火可以蒸發陳皮的水份之外,灶上炊煙裊裊,陳皮於日積月累的陳化當中也吸收煙燻風味,就如貴州煙燻筍的儲存方法,北方以冰保鮮食物,南方沒有冰,便靠乾燥氣候儲存食材。」
這種晾掛陳皮的方式,已隨着柴火灶頭一起逐漸消失於民間。這天於新會經營陳皮包裝生意的昌哥充當我們的導賞員,指指展廳內的麻包袋:「現在已改用麻包袋保存,貪其透氣性好,陳皮『可呼吸』,容易陳化,當然還要確保外部條件乾燥。」民間保存陳皮的容器還有米袋、紙箱、玻璃瓶、金屬罐等等,密封性特別高的容器,陳皮不易接觸空氣亦不易陳化;密封性低的容器,陳皮易陳化亦容易受潮發霉生蟲。根據環境選擇儲存方式,絕對是一門學問。
源於宋代 興於明清
被「陳皮儲存演變」展廳的幽幽甘香迷住,差點忘記以博物館為首站,是為了先從歷史認識新會陳皮,「相傳在二千多年前,一對仙鷺奉命將兩顆珍貴的茶枝柑種子帶回天庭,途中經過叫新會的地方,被美景吸引而忘記有要務在身,匆匆趕回天庭時還將種子遺留在新會。」龍哥向記者道出新會口耳相傳的神話故事,就像大人希望小朋友相信聖誕老人的存在。
成書於秦漢的《神農本草經》曾撰述柑橘皮的功效,東漢醫聖張仲景書寫的《傷寒雜病論》亦記載柑橘皮入藥,唐代陸羽《茶詩》也有提到柑橘皮煮茶。不過,真正提到「陳皮」二字,是在宋朝嚴用和撰寫的《濟生方》;而根據推測,新會的種柑產業亦於七百年前的宋朝開始,記載包括新會地情的地方誌《元大德南海誌》當中卷七〈物產〉有提及「柑子」,卻未見「陳皮」或「柑皮」的 描述,可見當時新會陳皮未有名氣。
直至明朝,李時珍將陳皮寫進《本草綱目》,並提到「今天下以廣中(即新會)來者為勝。」為新會陳皮被蓋上優質認證;明清期間,新會人利用運銷當地另一特產──葵製品,將陳皮銷往外省,更被列為朝廷貢品,新會陳皮終於聲譽 鵲起。清光緒末,新會經營陳皮業的商號多達七十餘家;民國時期,岡城茶樓都聚滿談生意的葵業、陳皮業經紀商,當時便有「嫁娶喜宴敘賓亭,買賣交易到岡城」的歌謠。
歷經黃龍病重生
新會陳皮業並非一帆風順,於上世紀九十年代經歷柑桔黃龍病爆發、政策失誤等天災人禍,新會柑桔園面積於一九九六年曾跌至六、七百畝。「根據官方統計,現時新會的陳皮果園面積有十四萬畝,每年產值達二百億。」聽着驚人數字,記者不禁說了句「難怪成為特產。」昌哥馬上指正:「能成為特產,與量無關,而是看氣候、水土等因素,出產的陳皮含有豐富黃酮素,質量高。」
昌哥以手指點點地圖上的一處河邊位置:「新會被三山環抱,而這條是西江,將雲貴高原的土壤元素帶到新會銀州湖流域;這條是潭江,再加上中國南海海水倒灌,三水融通,鹹淡相交,便是新會水土特色。三水匯聚之處,便是一線陳皮產區。我將會帶你去的果園,便在這裏。」
新會陳皮文化博物館
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港興路7號陳皮古道三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