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朗,只是其中一個戰場;我看旺角彌敦道,才是鬥得最激烈!」問及上世紀月餅會盛況,歷史掌故學家鄭寶鴻如此分享話當年。
雖然鄭寶鴻定義「月餅會」為香港獨有的產物,但他坦言,究竟哪家茶樓或餅店率先推出「月餅會」,那就無從稽考了。他指出,月餅會早見於二戰前的一九三◯年代,當時主要讓下屬以可負擔的月供方式,好能於中秋時送禮給上司作籠絡用途,「戰前每個月一、兩元,戰後則每月三元。」約為當時平均收入的十分之一,即可以約六、七折的優惠價錢,購買「一份」月餅(約十至十二盒,視店家而定),包羅雙黃、單黃、五仁、豆沙及豆蓉五種口味,無疑相當吸引。
除了利於客人,店家亦同時能從中獲利,「雖然利潤較微薄,但勝在有穩定生意,也可以根據訂單需求,提前購買原材料,包括蓮子、雞蛋等,既有量大折扣,也好減少損耗。總之是一個雙贏方案。」奇華餅家董事總經理黃錫禧形容。
月餅會之所以能風行一時,無疑在於抓住時人愛送禮、愛面子的心態;只是,每家月供價錢相約,何以旺角彌敦道兩旁的龍鳳大酒樓及瓊華大酒樓(現均已結業),得以成為當年月餅會的大贏家?
「不在味道,倒在宣傳技倆。」鄭寶鴻說道。
豬籠餅 原是一種宣傳技倆?
在互聯網未曾發達的年代,名氣、口碑、報紙、包裝設計、宣傳畫板等,都是湊效的手法,但效用未必及得上贈品。鄭寶鴻形容,月餅會的贈品,起初只為試爐溫用的「豬籠餅」,放在竹織籠內送予小孩。後來眾家各出奇謀,有的把竹籠換成玻璃盒,升格成「玻璃花餅」,有的送鐵板日曆、利是封,有的送四両普洱解膩,有的送臘味,如臘腸、膶腸和金銀膶,有的則送蛋卷和禮餅如鳳梨酥。當然少不了有店家以「便宜」為招徠,就像上環荷李活道的橋香冰室(現已結業),推出月供一元的計劃,以換得五筒共二十個的紙包月餅,深受區內街坊擁戴。也有店家以客為尊,提供較彈性的月餅會方案,當中包括讓客人每年供「半份」月餅會,或半年繳款一次,或每次只提取一盒,或酌情容許換得其他心儀口味,博取客人歡心,下年再光顧。
雖然現時餅券早已取締月餅會角色,讓它成為祖輩「話當年」的一個題材,但城中也有一些老餅家依舊為老顧客留着那扇門,諸如奇華、諸如恆香,也諸如鄧達智提過的「謝老闆」。
奇華餅家
灣仔皇后大道東188號地下
2898 3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