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潮州菜,簡志鈞師傅亦是外省菜的營運總監,平日負責設計京、川、滬、湘的新菜。很好奇,他從哪裏找到這麼多的創作靈感?「看土地長的蔬菜,就會有。」他說。
這個夏天限定的外省菜餐單,簡師傅與他的團隊想到用當造的本地有機茄子、番薯苗及涼瓜,分別做成涼拌、湯羹及釀菜,恍如時令蔬果生態的縮影,讓人充分看見當中的多元性。當此刻全世界流行以蔬食實現低碳飲食、可持續發展時,我們已有豐富的蔬食資源及文化,因此讓他頗有信心,「但當然美味、客人喜歡是先決條件。」於他而言,好的食材沒有葷素之分。
「說實在,這幾年部分本地農場轉型種植有機蔬菜,質素頗有驚喜。」這天與簡師傅一起走訪大棠、錦田數個有機菜園,親自察看尚在泥裏、藤上的夏日蔬果,「不論中西餐,現在當廚師的,一定要多看、多聽,多方面了解食材的特性。」他指出,早年國內農業發展迅速,蔬菜成本低了,於是整個供應市場有好一段時間由國內蔬菜成主導,但難免因運輸而犧牲了風味;幸而近年的本地農場質素及供應漸見穩定,「新鮮加上有機種植,自然好吃!」
細心對待 每一種蔬菜
「就像種韮菜、竹蔗一樣,番薯苗就是粗生粗養,抑制野草。」交談間,不難聽得出簡師傅頗熟農務,說得興起更借來鐮刀收割;原來除了養雞,他小時候也有幫忙種田、收割,番薯苗便是他喜愛、經常栽種自吃的蔬菜。他笑言自己屬「健康派」,喜歡簡單做成白煠,滑腸又健康;但考慮到並不是每位食客都接受那獨特的「青」味,他於是想到將番薯苗最嫩的葉打成泥,並加入雞茸,堆疊出風味平衡的「玉帶雞茸本地番薯苗羹」。
「每種蔬菜,各自有適合的烹調方法。」簡師傅舉例說,番薯苗雖屬粗生,卻不能打得過爛熟,不然顏色、味道都跑掉了;茄子同樣不能過熟,加點辣、麻油作川式涼拌,就能保持它最佳的狀態;耐煮的本地涼瓜,則可釀進鹹魚、豬肉燜煮,留住水分與風味,成了一道很好下飯的「鹹魚本地家豬釀地道涼瓜」。
「現在只是起步階段—我們正在跟一、兩個有機菜場合作,請他們試種我們心目中的品種,希望未來能豐富本地農場餐單的菜款。」簡師傅最終期望,能借有機蔬菜把可持續發展的願景推得更遠。
全綫北京樓(葵芳及沙田除外)、美中‧鴨子、城中鴨子、魚塘鴨子及Duckee
供應日期:即日至八月三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