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陽似火的七月,節氣剛進小暑。絢爛的晨光穿過一座梅窩村落小屋的草篷空隙,一縷縷的灑在後院處;篷蔭下,兩位年輕職人正處理今晨於後山採收的竹材,一人破竹、一人割青,柔和與清脆的竹聲彼此和應。這是竹藝匠人江卓姿(Jess)和李彥錚(Dexter)的工作日常。這裏,是Jess的家,也是她與夥伴的竹編工作室;由二人用梅窩竹節編成的茶則、茶匙、茶托、茶杯籃子,曾經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必備用品。
中國從新石器時代就出現了用竹條編織的盤、筐、蓆等,竹條柔韌易彎、久用色澤高雅,可以編織成各種樸實美觀、輕巧耐用的生活用品。以竹編製的籃筐,起初只是陶器的骨幹──先人在竹籃裏外糊上陶泥,然後燒成可盛水的容器;後來人們懂得直接用陶土製物,竹織反成陶器的裝飾,編織紋樣遂而日漸精巧、典雅:米字、回字、波浪、六角編……成為民間傳統手工藝品之一。「我曾認識島上有位客家農婦,任何竹編也難不到她。」、「上世紀六十年代,腐皮製作曾是梅窩.的支柱產業;在挑、晾腐皮時,非得用上長竹枝,只有它最輕巧、柔韌。」Jess跟我分享移居梅窩後、關於竹編的種種有趣見聞。
「可不可以用『香港竹』作編織呢?」肇於疫情,慣常用的台中竹篾不常如期運抵香港,因而引發起Jess和Dexter思索用本地竹的可能性;而在一次與南美籍村民的閒聊中,二人得悉梅窩後山處長有「唐竹」,或可作工藝用途。初次使用時,定厚、定寬、倒角,雖然成功修出光滑竹篾,但編織時發現根本不能扭彎它,然而二人沒有就此放棄,而是重新去了解它:原來唐竹不像台灣、日本竹材,無須於斬收後風乾兩至三年方才使用,倒是要把握時機,在竹材最新鮮的時候割青、破開等。這天,二人在後院處理竹材,空氣裏有一股清新的新竹氣息。
原以為二人在小時候對竹器有深刻的體會,「其實正正是沒有什麼回憶,如今偶爾見到客家島民就地取材,用竹笪燜食物、竹枝挑腐皮,心裏覺得感動。」Jess以前住在西營盤,極其量只經過山貨老店如鄺林記(已結業)。她揣着對島嶼生活的嚮往而移居,及後發現到這些珍貴的文化面,因此決定用最貼近生活的角度,把竹器的傳統價值找回來。她向隱居梅窩的師傅鄧敏兒學習,最近更跟Dexter編織出不同茶器,並把成品交給南豐紗廠作「世界之約:在地餐桌」展覽。
茶與竹,同樣取之於大自然,有着相近的精神力量;兩者相輔相承,潛移默化地改善人們的心靈與生活。相較於其他手工藝,「竹編是最簡樸的方式,簡樸得像跟古人連接起來,感受到他們的生活,全靠一雙手去維生。」Dexter說,喜歡竹編能從頭到尾「不插電」操作,只靠四套刀具完成作業;而在「壓」與「挑」之間,反反複複,心神聚斂,此時事物本質豁然開朗,「不會再執意把素材扭成自己想要的模樣。」
竹貓
https://www.instagram.com/takenekotw/
「世界之約:在地餐桌」《食器之約》展覽
地址:荃灣白田壩街45號南豐紗廠地下「織刻生活店」
展期:由即日至明年六月(逢星期三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