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海味網店「斤両食品」創辦人張東正(Charles)精挑鮑參翅肚作預製菜,借私房菜業務提高銷售 不一樣的中廚之路,能否為新世代廚師提供可借鑑的模式?
香港人常說「有危就有機」,飲食業要殺出重圍,迎來新趨勢。年輕粵菜廚師張東正(Charles),便嘗試走不同的路。
張東正創立「斤両食品」,專營即食海味網店,兼辦「斤両廚師事務所」,業務包括私房菜、上門到會,覓地煮食,備料上門,一條龍服務。張東正邊泡茶邊解釋:「我們做私房菜願意多試一點,可以多向客人解釋食材。廚師來說,我們已去到Service Scheme(服務方案),直接跟客人傾偈、溝通。」廚師有服務、有態度,一定加分。「以客為先」,彷彿是香港飲食業塵封的金句。
從裏到外,私房菜模式都與傳統的飲食業不同,「就是溝通要好快,服務要到位,專業性要更強。」張東正用三言兩語,說出重點。快不一定差,廚師因客人、服務,迫出精準、專業,因應需求,適應市場,靈活變通。部分食客習慣改變,食中菜不一定到傳統酒樓大地方,反而更享受私隱和輕鬆程度,對食物、環境的各種要求,私房菜流動富彈性,成了吸客優勢。張東正簡單總括,就是「新定位、新市場」。
張東正的另一業務,是廚師上門到會服務。他提到香港市場有需求,加上網絡平台的資訊整合,食客更易與廚師聯繫,服務清晰,明碼實價,吸引更多食客關注、嘗試。上門到會,性質各異:商務請客為談生意,親友歡聚更重交流……在家設宴不論哪種,欠缺經驗都難以圓滿達成目標,商機因此而生。「主人家做菜,同時能招呼客人的,為數着實不多。」張東正數數手指,後續談到,家人同桌吃飯,有時牽涉複雜的輩分關係,聘請廚師到會,可以免卻不少 尷尬、麻煩。
練就廚藝與應變力
隨住上門到會的需求增加,衍生各種狀況,分散在要求、菜式、環境、食材、用具等各個方面,種種不穩定因素組合,反而建構成磨練廚藝的「木人巷」。提到上門到會,難度甚高,張東正轉換成「認真模式」,詳加分析:「去到不同廚房,菜式為甚麼煮不到?我都會不斷思考,迫使自己進步。好像魔術一樣,每日做同樣的步驟,出來的結果就會一樣,只不過我不斷改變身邊環境。」張東正虛心坦言,藉由不同機會,不斷煮,不斷試,累積經驗,練就手藝。
上門即席揮毫的次數,難以計算,談到當中的深刻經歷,張東正笑說,有食客臨場準備十多款海鮮,數量繁多,任揀任用,張東正續說解決方法:「我希望食客開心,因為他花了大錢。廚師就似高達駕駛員,雖然有突如其來的食材負擔,但仍然要瀟灑轉身。」用上每款食材,考慮菜式組合,照顧食客腸胃,以免過飽、浪費,最後賓主盡歡,觥籌交錯,杯盤狼藉,是張東正最期待的畫面,同時是他煮食哲學的彰顯。
借煮帶貨 相輔相成
以煮帶貨,飲食絕配,用優質食材入饌──結合自家品牌的海味,融入廚藝,展現特色。服務以外,「用食材說話」同樣重要──從來食材被動,廚師靈活,食材的「語言」(特質),需要廚師來「翻譯」(展示)。張東正強調,自己一直是從入口商取貨,挑選最好食材,加上自己對環球食材的認識較多,於揀貨與面對客人方面,都有優勢,「即使牛肉來自伊斯坦堡,各個部位我都可以清楚說明,與食客溝通更容易,做法是多走兩步,就能夠突破。」張東正談得輕鬆,簡單就將食材、食客和突破連起來,背後的訓練、嘗試和實踐,早就融會於鮑參翅肚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