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美國經濟學家Tyler Cowen寫過一本《中午吃什麼?一個經濟學家的無星級開味指南》(An Economist Gets Lunch: New Rules for Everyday Foodies),以經濟學的思維光顧餐廳,介紹簡單易用的點菜法則。這令人想到,一個經濟學家走進餐廳,或許可以點到最抵食美味的菜餚,他們自有一套點菜原則。
但經濟學家徐家健(Kevin)指,Tyler Cowen的建議未必適用於香港。雖然經濟學門類眾多,其實只要用傳統價格理論,就可以理解點菜這回事。以下,他就用簡單理論,為讀者解答三個吃飯的疑惑。
要不要叫酒水?
這裏涉及交叉補貼(Cross Subsidization)理論,Tyler Cowen提到餐廳酒水定價較高,其實是一種價格歧視(Price Discrimination),利潤用作補貼給其他用餐的食客。「這是經濟學家的盲點,只知道酒的成本。」Kevin說。
他解釋餐廳供酒要有各種酒款,不止得兩支house wine,也產生酒櫃和侍酒師等隱性成本,「在外國就更加重視,有人要看餐廳selection才決定是否光顧。」而且飲酒客人通常慢慢歎,餐廳翻不了桌,當中也有空間成本。因此酒水賣得貴,只是餐廳賺回成本的方法。
套餐還是散叫?
有廚師說,套餐只為滿足要快和不想思考的食客,真正懂吃的人不會點。而經濟學家也不叫套餐,餐廳制定套餐,其實運用了捆綁式銷售(Bundling Sale),將不同食物合在一起,收取一個總價,可以省卻為個別菜式定價的麻煩,特別是時令菜或短暫流行的食物。
套餐中菜餚的分量比散叫少,其實沒有特別划算,「如果食客都只傾向食某個菜式,綑綁式銷售其實是愚蠢的做法,因為減少了食客點套餐的意慾,最後或不再光顧那間餐廳。」若非趕時間或只想填飽肚子,他都會選擇散叫。
不光顧標榜食材新鮮的餐廳?
Tyler Cowen在書上提醒不要光顧原料密集(Ingredients intensive)的餐廳,因為餐廳會花費大量成本引進外地食材,不如以同樣價錢吃講究工夫的菜式。但Kevin則指此原則並不適合香港這樣食材豐富、貨流量高的城市,例如高檔日本餐廳可以合理成本,引入很多媲美原產地的新鮮材料。當然,一般餐廳則可能因為空間與人手成本減無可減,盡力壓低食材成本。
最後,他指出一家餐廳如果長做長有,站得住腳,其實已達到長期均衡(Long Run Equilibrium),一試無妨。在午宴上他提過,會設法讓餐廳知道他是熟客,「同一刻,餐廳不會所有食材都好食,熟客自然給新鮮一點,當然食材成本相對高了,背後也是一種價格歧視。」
經濟學只能解釋現象,並不能幫助他找到性價比高的美食。他說最實際是跟侍應「摸底」:「如果是殷實商人,食物美味固然好;如果給我貨尾,我都想知道,起碼一次過知道餐廳是好是壞,因為去試也是一個成本。個餐不好吃,就懂得以後不再光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