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覺得:現代生活就像一個「茶包」?
科技革新讓我們對「方便」、「快捷」愈來愈渴求;久而久之,我們期望很多東西都是伸手能及:我們願意為一個茶袋多付一個價錢,為的是馬上換來一杯茶,引伸而來是一份速食,還有一段友誼、知名度、人生成就……
此刻在家思索着怎樣用茶包做冷泡茶嗎?大概現在正是時候,讓我們重新檢視眼前的茶包,一起穿梭它的歷史、設計發展、未來和用處。
也許最終你會發現:小小茶包,並非平平無奇。
「大約上世紀五十年代,受英國茶文化影響,茶包也在香港流行起來,就像『立頓』,不過裝的多是碎片紅茶;直至八十年代,香港開始出現『陸羽』、『車仔』,想來都是中國茶包先驅。我到現在還記得,當時把扁平的小茶包放進熱水,不用半分鐘便喝得到,跟我平時泡原片普洱茶很不一樣。」
這是香港著名茶人葉榮枝跟我說的回憶,「西方人都不喜歡用指頭塞進窄小的壺口,清理茶葉渣。」回溯歷史,茶包已在二戰前在香港銷售,標誌香港茶市場進入一個新時代。
關於最早期的茶包,年輕茶藝師馬紹禮(Alky)認為是一種快速飲食方式。「完全是『形隨機能(Form follows function)』的設計例子─不論是單室(Single-chamber)或雙室(Double-chamber)的扁平信封設計,所用的紙棉纖維密度都相當高,這樣碎茶葉(dust)才不會掉出來,也好增大接觸面,用最短的時間沖泡好一杯茶。」他這樣分析說。
不過這種扁平茶包愈見愈少了。
快捷 是滋味的等價交換
根據Alky所說,這種設計還是讓後人詬病,包括茶袋內的茶葉切得太細碎,催快氧化,細緻香氣分子統統溜走,尤其是烏龍一類的香氣型茶葉;茶葉翻騰空間不足,導致茶湯不夠細滑;茶只能沖泡一次;書釘遇熱也許引發鋅中毒。雖然生產商後來多換成熱力黏合式,但茶包的空間設計,也漸漸從早年的扁平設計,轉為更大的三角立體設計,好放進較優質、較完整的茶葉,「所以,以前我們標榜『效率』;現在我們則以『好喝』、『滋味』為訴求。」
Alky強調,「滋味」不光是指味覺上的,更多的是茶包外表、第一觸感等「心理因素」。無怪乎,摸起來像絲質的尼龍三角茶包,至今依然是享用五星酒店下午茶的要角,也可能是節慶對家人長輩的關愛、業務代表與客戶間的饋贈,及至婚宴給賓客的回禮。
觸摸得到的好質感
自美國著名茶包品牌Tea Forte於二◯◯三年面世,Alky指出,這就像茶包發展史的里程碑,「那筆挺的三角設計很優雅,連不起眼的棉繩都改做成鐵線『樹枝』,不但能當成小匙攪拌;而緊附的小葉片,更像提醒飲用的人『茶葉本是大自然產物』。」此後,茶包品牌都在不斷加強茶包裏的「人味」,「有的扎成小香囊的,有的則用全人手縫成茶葉香包。」
未來的茶包模樣,相信隨着時代變遷也有所不同,「就像近年環保意識抬頭,市面開始有粟米纖維(即Poly Lactic Acid,又稱PLA纖維)製造,強調可以生物降解;加上茶包接觸的年齡層愈來愈廣,日本當地推出了一些全人手縫製的動物造型茶包,像水獺、熊貓等,賦予教育用途。」只是Alky也坦言,後者贏了造型,輸了味道,「舒展空間始終不足。」
難道喝茶包,就注定難以兩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