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雞公碗與明成化鬥彩雞缸杯有相通之處;則葵斗碗與清雍正青花靈芝碗亦有同工之妙。
「你看碗心的螺旋紋,像不像蚊香?」、「客家人才不把葵斗碗看成『白粥碗』。」元朗「雞公碗專賣店」店主鄧偉達是客家人。不獨雞公碗,他對客家人聚居處廣東梅縣常見的葵斗碗同樣瞭若指掌。為尋探器物身世,他曾親上內地查考,搜羅自民國初年量產的葵斗碗,讓這些「缸瓦」有「盛食物」以外的難能可貴。他固然熟知碗子「興旺運轉」、「連生貴子」的吉祥紋飾寓意;但讓我聽得津津有味的,是他對民間食器的欣賞角度,以及他個人的生命情懷。
「你最喜歡哪隻葵斗碗?」我問。鄧偉達想了一下回答,然後緩緩轉身,把身後一隻施淺綠釉的葵斗碗交到我手裏。相較一般青花葵斗碗施藍彩,顏色用清代燒製豆青釉調成,釉色淡雅若湖水,數量稀少,在民國早年的民用瓷器史上曇花一現。
「宮廷之物,向來是平民百姓心嚮往之!」我也向「古老十八代飲食茶具故事館」館長梁國鴻請教葵斗碗二三事。他認為潮汕一帶民窰量產的葵斗碗,即民間參照清雍正青花靈芝碗而製。但,為何昔日「靈芝」變成今天的「葵」?「紋飾演變,總不離『由繁至簡』,就像早年碗心螺旋大而密,後年則趨細而疏。」加上其時需量產、民用瓷器價值下降,紋飾失卻原著神髓,可謂必然結果,因此有了「曲解」亦不足為奇,就像把紋飾解讀成「興」及「丁」字。不過,這也許是百姓含蓄表達內心嚮往美好生活的投射。
葵斗碗粗糙──它胎厚、唇口厚、圈足高,以「耐用」為主要設計考量,誠然與江西景德鎮瓷器的玲瓏萬般毫不沾邊;但它的外表純樸、筆觸活潑,盛載濃郁民間特色、深厚生活氣息,還有身為移民族羣的客家人珍愛器物的美德,以「一個缽子走天下」,用作盛茶、盛酒、盛湯、盛涼茶、盛豆腐花……
雞公碗專賣店
元朗泰豐街20-24號普利樓地下A2舖
2634 7533
古老十八代飲食茶具故事館
尖沙咀彌敦道178號均樂大廈1B室
9255 6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