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香港精緻餐飲的主廚們都發揮「職人」本色做麵包:尋找最好的麵粉、製作最驚豔的牛油抹醬、設計最難忘的麵包體驗……就像女廚劉韻棋以法式牛油麵包巧配腐乳牛油,借兩塊小立方表述她「中魂法菜」的烹調手法;芬蘭主廚Eric Räty的自家製白味噌紫菜牛油麵包配明太子辣椒及昆布海藻牛油,情繫東洋的心意不言而喻;法籍名廚Olivier Elzer的麵包籃則配奢華的香檳、魚子醬牛油,仿為緊接的每道法菜一錘定調。
場景熱鬧,百花齊放。
「但我總覺得:餐廳奉客的麵包,一款就夠了。」委內瑞拉籍主廚Ricardo Chaneton話總說不多,帶點藝術家脾性,卻都很到位。從開業至今,他在餐廳就只做一款酸種麵包。
外皮要脆薄、中心要軟彈、酸勁要柔,這是他私心認為酸種麵包的必要條件,也是他家鄉南美的麵包模樣。「摸上手也一定要暖,讓人感覺如回家般親切。」他的設想無微不至,甚得我心。
用二十小時做一款麵包
每天做同一款麵包,那麼Ricardo是否早就做慣了?他搖搖頭微笑說,他的Masa Madre(西班牙語,意指酸種酵母)天天都因不同溫度、濕度等有着不同的心情,讓麵糰發酵時快時慢,影響最終成品的質感。
「精緻餐飲的重點, 不是在分量比例、做法等方面追求精確、出品一致嗎?」我好奇問Ricardo;但他的回答充滿對酸種的「生命」、「個性」的欣賞態度:「發酵(Fermentation)是一場食物與人類之間的對話。」他不但形容得感性,對待酵母及麵糰的手法也確實溫柔、細膩,比如特地選購上好的麵包木籃,好讓麵糰透過微孔洞「呼吸」、發酵;在搓揉成形之時,則用掌心慢慢打圈,驅走多餘空氣。連增添口感的秘魯三色藜麥,他亦堅持用室溫水浸泡,「不致過度發芽。」整個發酵過程不慌不忙,共分成兩次,長達二十小時。
這天麵包出爐時,他拿出箱頭筆,虔誠地在紙牌上寫上「914」,「酵母從店子開業那天誕生,今天剛好是第九百一十四天。」然後用麻繩穿起,繫於酸種麵包上,伴他認為最出色的西班牙Arbequina單品橄欖油,並於嘗味套餐的中場奉客。「希望客人能靜下來,有一個短短的Bread Moment,沉澱味蕾,迎接之後的菜式。」仿如一場宗教儀式。
說時,眼前飄過一絲白煙。原來餐廳每天開業前,侍應都會燃點秘魯聖木輕搖,淨化空間,以最原始的方式重建人類與大自然的連結。其實不光是聖木,Ricardo的酸種麵包有着的純淨麥香,同樣也能讓人聚斂心神。
MONO
中環安蘭街18號5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