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離開或留下,是很多新一代接班人的人生交叉點。
離開嘛?如果只為着自己的志趣而離棄在熱廚房的家人,那就像沒有飲水思源,感念親恩,太自私了;留下嗎?天天摸黑起牀工作,年中無休的,眼見同儕都比自己有着更舒適的工作和生活環境,而自己卻為了扛起所謂的傳承責任,屈就成為籠中鳥,卻又難免對未來心生恐慌。
不過545黃埔蝦麵的第三代接手人李瑞芳,卻比很多人都堅定,小時候已決定繼承父業做蝦麵;即使父親李遠同曾大力反對,她亦聽從父親的話,在畢業後當過跨國機構的白領優差,但最終她仍選擇加入小販行列。
「你不覺得,在大機構工作的時光安穩得過分嗎?一帆風順,反而會讓人感到不安。」總是居安思危的她反問我。所以她毅然選擇了裸辭,並在找第二份工作的期間,到父親那位於黃埔熟食中心的店舖幫忙度日,而這次父親並沒有反對,還讓她幫忙熬湯、做蝦麵一整年,甚至支持她在竹腳中心開設屬於自己的分店。
着實,說話沉靜溫文的李遠同,並不是個大男人。「做飲食業那麼辛苦,每天站着密密做十多小時!好好讀書,才讓自己有好出路。」心疼女兒的說話沒說出口,但誰也能意會。他回想建國的那個年代,出生率高,男丁也多,大家很能吃苦,做飲食生意不怕沒繼承人,也是小販文化的黃金時代。他就是個肯搏肯捱的人,小時候就在他父親所開的蝦麵店工作,由當初沒枱凳,五十年間一直捱到成為人龍店舖,後來更養活了一家人。
獨立小販的路 從不易走
半世紀以來,雖然店子一直只獨沽一味─蝦麵,但活兒實在粗重,每天凌晨1點半,便得起牀回店舖做湯,先將印尼野生沙羅蝦和紅腳蝦連殼烚熟,然後抵受餘溫,用手逐隻脫殼,再連同蝦頭、豬股骨、豬小腸等多種材料熬製成醇厚甘鮮的蝦湯。店子6點半開門,她就一直忙個不停,直至午市完畢,也需洗碗清潔才能關店,與一般人的生活作息大相徑庭。十四小時無間斷工作,令李瑞芳無暇分身,去計劃開分店的事情。
「但也不正正是因為辛苦,能人所不能,才值得自豪嗎?」李瑞芳眉宇間流露着傲氣。她在竹腳中心開了分店後,專心一志地做,不但成為竹腳中心的人氣店,連名廚Gordon Ramsay也慕名拜訪她。
由白領回到小販行列,李瑞芳見盡人情冷暖,感受至深。她認為,隨着國家發展,人們能因教育而獲得向上流動的機會,能以更少的勞動力,換得更好的金錢回報,所以留在飲食業的人愈來愈少。這亦無形間衍生出一種陳舊而不正確的社會價值─看不起當小販的人。
小販們近年來的挑戰日益嚴峻,比如說人才凋零及食材成本上漲,當中後者更難以獲得圓滿的解決方案,因為光顧小販中心的人,多對價格變動較敏感,假若向客人分攤成本,難免會得失客人。而獨立小販也難以透過擴大產量,從而獲得規模經濟的好處,因為政府硬性規定,店主必須每天留守於店舖四小時。
儘管心意已決,但前路仍不好走。「我唯一的心願,就是讓七十多歲的父母親,能夠好好享受退休的生活。」李瑞芳說。
545黃埔蝦麵(竹腳中心分店)
#01-326 Tekka Food Centre, 665 Buffalo Rd, Singapore 210665
+65 6294 5768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五 6:30am – 12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