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南非罐頭鮑魚已成為市場主流,但曾聽祖父母說過,從前買墨西哥「車輪鮑」才是一件奢侈之事。一罐罐的鮑魚都被鎖在櫃子裏,買完,還得好好收妥再馬上回家,生怕在路途上被人搶走!這罐被上一代珍而重之的「車輪鮑」到底是何方神聖?因為好奇,於是找來海生行的「海味三代」蘇永勤(Winson)問個究竟。
「六、七十年代,香港經濟起飛,各種商務會議、酒席應酬的出現,人們吃得很豪,令鮑魚需求大增。富豪飯店當然可以用上價格飛升的乾鮑入饌,而酒樓食肆就只好引入罐頭鮑魚做中價位的酒席菜。當年,墨西哥可說是唯一有罐頭鮑來港的國家,所以『車輪鮑』就盛行起來。」年紀輕輕的Winson向我娓娓道來。由鹹魚白菜的日子,到鮑魚魚翅送飯的盛世,過去的浮華與醉生夢死,也直接令海味行的生意節節上升。
身價漲價百倍
上世紀六十年代末,一罐車輪鮑大概八、九元,現在最少千三元才買到,漲價過百倍,如此矜貴只因「野生」二字。Winson指出,墨西哥的車輪鮑全是天然野生的大頭數鮑魚,靠漁民人手捕捉,屬非常罕有。野生車輪鮑會用力依附在石礁上,肌肉的運動亦比養殖的多;加上在捕捉時,它會因掙扎而收縮身體,用力收縮的次數愈多,肉質就愈彈牙。
「從前的車輪鮑還分『藍鮑』和『黃鮑』,不過,現在什麼都被吃清光了……」站在一旁的「海味二代」,Winson的孺叔公無奈說。所謂「黃鮑」和「藍鮑」是墨西哥鮑魚的品種,前者在七十米深水域裏生存,鮑味濃又軟滑,級數最高;後者則活在水深七米的淺水區,魚味較淡,質素次等。現在的車輪鮑已不再分得那麼仔細,捕獲後的鮑魚會集中送到廠房再隨機入罐;加上優質的野生黃鮑產量極少,吃到算你幸運了。
「現在大家都買南非、澳洲罐鮑啦,就只有老一輩才願意花過千元來買車輪鮑。在他們心目中,車輪鮑就是香港罐鮑市場的頭炮,幾十年來都是買它來送禮。」看着這罐帶粉紅色、印上低清的鮑魚相片、環球地圖和船軚盤標誌的車輪鮑,年輕一輩或許覺得老土,但對老一輩而言,買車輪鮑除了買味道和名氣外,亦買一份熟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