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雞飯如何吃?新加坡Chatterbox主廚劉殿雄:「要用小湯匙,一層疊一層,就像吃壽司!」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海南雞飯如何吃?新加坡Chatterbox主廚劉殿雄:「要用小湯匙,一層疊一層,就像吃壽司!」

29.08.2023
李浩賢, 部分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cover

光顧新加坡海南雞飯名店Chatterbox是疫情前的事,我總惦掛着行政主廚劉殿雄(Liew Tian Heong)悉心照料的那一碗油飯。最近品牌把海外店開在大圍圍方商場,劉師傅飛來監督,也為我端來一份招牌無骨雞飯,飯香裏有新鮮斑蘭、香茅、老薑,依然撲鼻。

我放心了。

在Chatterbox待了三十年,劉師傅一直想辦法提升品質,一步步打造他心目中完美的雞飯(新加坡人的日常叫法);在這分店,他用上新的煮雞爐具,甚至是吃飯專用的湯匙。

「吃出層次感,都靠這隻小湯匙了。」

這是屬於雞飯的學問。

文華海南雞飯//店家的招牌菜,指定使用名為「COBB 500」雞種,經放牧飼養超過六十天,不論腿或胸部,肉味皆濃。套餐中的油飯,則是劉師傅眼中的「雞飯」靈魂。現時他選用陳放一年的泰國舊米製作,吃來分明不過油。($138)
文華海南雞飯//店家的招牌菜,指定使用名為「COBB 500」雞種,經放牧飼養超過六十天,不論腿或胸部,肉味皆濃。套餐中的油飯,則是劉師傅眼中的「雞飯」靈魂。現時他選用陳放一年的泰國舊米製作,吃來分明不過油。($138)

當小販美食走進酒店

飯香沒變,但有些事情變了。

Chatterbox在一九七一年開業,是新加坡首間將雞飯這種小販美食打進高級酒店的店家。相較於半世紀前、由第一代德籍主廚Peter Gehrmann領軍的年代,現代客人不再只滿足於當時「無骨無翼」、「飯雞分裝」的精巧賣相,還受新興飲食品評原則,如健康、創意等影響,對雞飯有了不一樣的審美要求。劉師傅當然明白,年前已着手減少煮飯的用油量,如今亦從傳統的浸雞法,換成「慢火蒸煮」的技法,既方便操作,吃來也更原汁原味。

「但你怎樣回應老客人覺得偏離了當年的『傳奇』模樣?」我問。

「老食譜當然不能改,卻能提升。」劉師傅說。在店子工作三十年,曾經跟隨Peter共事,他的歲月歷練足以讓他氣定神閒作答。他指出,「不能改」的是材料斤両,「能提升」的是做法與吃法,「就像我們把早年的紅色香蕉船碟子換成簡約長白碟奉上,以及附上小湯匙供客人享用雞飯。」

劉師傅(左)曾與Peter(右)共事。
劉師傅(左)曾與德籍主廚Peter Gehrmann(右)共事。(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湯匙不作喝湯用?

小湯匙不是喝湯用嗎?「這是幾年前我到日本工作時想到的。當時我要教日本客人怎樣吃雞飯,當時靈動一觸,想到可以像吃壽司般,一層疊一層的。他們照着吃,覺得開了眼界。」說時,劉師傅也熱切地動手示範:先舀少許飯,放上一件雞,再加辣椒醬、黑醬油、老薑蓉,「然後一口氣吃下。」在各種口感、風味層次營造的鹹香中,仍能讓人吃到嫩雞的鮮,無疑是屬於資深主廚的細膩鋪排。

劉師傅認為,最理想的雞飯品嘗法,必須一層疊一層的,像吃壽司般。
劉師傅認為,最理想的雞飯品嘗法,必須一層疊一層的,像吃壽司般。
來自新加坡的劉殿雄師傅懂說一口流利廣東話。問他是否愛吃海南雞飯,他回答說:「因為工作需要,星期一至五都吃,周末當然讓味蕾休息一下!」
來自新加坡的劉殿雄師傅懂說一口流利廣東話。問他是否愛吃海南雞飯,他回答說:「因為工作需要,星期一至五都吃,周末當然讓味蕾休息一下!」

雞飯成名之路

雞飯顯然並不是源自新加坡。根據馬來西亞飲食作家林金城的研究,早有大馬華人在一九二〇年代於巴生賣雞飯,但把菜式發揚光大的卻是新加坡。新加坡早年已將「小販美食」融入旅遊推廣,借助「小販中心(Hawker Centres)」這個平台讓傳統小吃得以傳承及發展,甚至帶動經濟效益。

「但既然我們比小販中心賣貴三、四倍,那就更應好好自我鞭策。」劉師傅說。但把單純的事情做到好,有其難處,於是他也把其他南洋口味帶過來,包括脆香麥皮海蝦及亞參金目鱸魚,「好比新加坡人一星期吃三、四次的雞飯,這些同樣是新加坡人喜愛的日常美食。」他說。

星洲脆香麥皮海蝦//同樣是新菜式。海蝦放在麥片中炒香,香脆微甜,是老少咸宜的菜式。($228)
星洲脆香麥皮海蝦//同樣是新菜式。海蝦放在麥片中炒香,香脆微甜,是老少咸宜的菜式。($228)
新加坡亞參金目鱸魚//分店限定新菜式,亞參醬自家調配,酸香不過辣,與嫩滑的金目鱸魚柳煮得融和。($198)
新加坡亞參金目鱸魚//分店限定新菜式,亞參醬自家調配,酸香不過辣,與嫩滑的金目鱸魚柳煮得融和。($198)

Chatterbox Café

大圍車公廟路18號圍方3樓304號舖

2813 6832

李浩賢, 部分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