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樹,活着的時候總是很安靜。在土壤上盤根壯大,伸出大手遮炎日,一呼一吸淨空氣。有日倒下,從千百尺高處回落大地。唯有得伯樂垂青,方可成就第二段生命。上水有處人家一直在過着與土共存的生活,他們把土地上的木材化灰成土或是製成木器,讓竪幹在橫塌成木後留在生活之間。
高先生與友伴在自然間生活多年,他們從村口撿來棄木,以柴枝燃起煮食之火。火光中不時傳來「噼嚦啪啦」 的聲音,為大鍋傳送源源不絕的熱力。木枝燒成了灰,製成了炭,混合廚餘便是農地上的肥料。落紅化作春泥會更護花,折枝落入田間,也護養出菜蔬作物。土壤上而生, 終回到大地。
把棄木帶回來,他們還製作出不少不完美但滿足的器具。而最常使用的木砧板,也是最觸動高先生的:「台灣相思木雖然是硬木,卻並非最適合製作砧板的木材。」以此木製成砧板後,他們在護養與使用之中,磨合出一種默契,「於是連執刀的方法,我們都在調整與遷就。」高先生這樣形容:「未必是最好,但good enough」,然後微笑反問一句,「會很離地嗎?」
都市人的生活總在追求完美,成了一種無形壓力。學習包容,接受不完美,生活不是更愜意嗎?因為愛香港的物事,選擇支持及包容這些同在吾土的一切,也便是我們在談香港木,選擇香港木的理由及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