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日50周年】地球先生的生態健康評分「肥佬」!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環境議題

【地球日50周年】地球先生的生態健康評分「肥佬」!

A climate placard is located under a shoes,  during the symbolic action carried out by the climate activist group XR in front of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in The Hague, Netherlands on April 17th, 2020. (Photo by Romy Arroyo Fernandez/NurPhoto)

明天(4月22日)是地球日50周年。從半個世紀前訂定地球日至今,地球先生究竟是在康復中、抑或已經病入膏肓?

環保團體綠惜地球廣發英雄帖,邀請六十一名來自不同界別的代表(環境局局長、能源企業CEO、環保團體、學者和傳媒),為香港及地球總體的生態健康打分。結果發現,地球先生的生態健康平均只得3.6分(10分滿分),當中,壓倒性地出現93% (57人)給予5分或以下的評分,其中兩人更打0或0.1分,認為及格者只有7%(4人),反映地球先生「大病未癒」。

同時,受訪者普遍不滿意本港的整體生態健康,74%(45人)認為不及格,表示合格的只有26% (16人),結果,香港不均得4.3分,略高於全球得分。綠惜地球認為,香港畢竟是國際城市,而非發展中地區,產業又以服務業為主,較少工業污染,加上管制污染的法規基本到位,評分高於全球實屬理所當然。儘管如此,香港的評分其實同樣「肥佬」(不及格)。

A climate placard is located under a shoes, during the symbolic action carried out by the climate activist group XR in front of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in The Hague, Netherlands on April 17th, 2020. (Photo by Romy Arroyo Fernandez/NurPhoto)
A climate placard is located under a shoes, during the symbolic action carried out by the climate activist group XR in front of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in The Hague, Netherlands on April 17th, 2020. (Photo by Romy Arroyo Fernandez/NurPhoto)

人類對地球所做的壞事列表(你有無份?)

該組織亦提出一個問題:這50年間,你認為人類為地球生態健康作出的最大貢獻是什麼?

最多人的答案是參與制定不同的國際環保條約,例如有關全球氣候變化的《京都議定書》和《巴黎協定》、規管臭氧層的《蒙特利爾議定書》,還有《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等。另外,亦有人提供其他答案,例如科技進步促使可再生能源發展、環保意識提升,以至「(人類)生少咗」。

不過,近五分一受訪者(11人)認為,過去五十年來,人類對全球生態系統根本「沒有貢獻」。部分受訪者意見如下:「做的都是『補鑊』,談不上貢獻」、「縱使制立了條約,也不是貢獻,只是減少破壞而已」、「還未足以影響大局」……

該組織接着問人類對地球生態做的壞事,參與者反應踴躍,有受訪者以「不勝枚舉」來概括答案。最多受訪者提到人類促成全球氣候變化,背後成因多樣,包括盲目追求增長、消費主義、對地球資源進行史無前例的掠奪和摧殘等。

以下是受訪者的部分回應:

「在短短兩三百年,把億萬年埋在地下的化石燃料,一把火燃燒,破壞生態平衡。」

「二氧化碳的排放急升,導致生態環境災難:海洋酸化和珊瑚白化死亡,以至「第六次大滅絕」——經億萬年演化而形成的物種一旦滅絕,便永遠不會再回來!」

「美國退出巴黎協定。」

「Vote for Trump.」

「爲一己及眼前私利,只顧經濟发展,過度使用地球資源,對地球生態造成傷害,而當問題出現後仍推卸責任,缺乏承擔。」

「加劇對大自然的剝削,同時造成廢物泛濫及資源荒廢等問題。」

「濫用即棄塑膠。」

「創造了經濟數據統計,從而強化人不斷對經濟發展追求的價值觀,令人以為『取多於需』才是人生目標。」

「是『新自由主義』的泛濫。將大量公共事業私有化、大幅解除各個行業法例上的監管,以及企業全球化,容許外國企業進入他國。結果是:一、企業層面而言,鼓勵和縱容『殺雞取卵』的策略,無節制、無地域限制地虛耗資源、破壞污染環境;二、個人層面而言,不自覺地沉溺於『消費、消費、再消費』的意識形態。」

「貪方便,是對環境最大的破壞。」

「繁殖(人口增長)。」

50年後你想活在一個怎樣的世界?

綜合受訪者的意見,人類雖然訂定了不少環保法規,但敗壞生態系統的速度遠高於建設,而這些建設,大多出於補救而非預防,導致生態環境每況愈下。

那麼,他們會做甚麼,讓50年後的地球更健康?受訪者普遍強調在自身崗位,做好改善環境的本份,舉如節能、減廢、素食、不浪費、少點去旅行、不開車等;有人提出應該「致力改變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或生活方式,從源頭減碳/維繫生態多樣性」;還有兩位提出「別開生面」的方式來減輕人口壓力,「早啲死咗去,減少地球資源消耗」。

綠惜地球發言人表示:「地球從不依靠人類存在,反而人類的生存必須依靠地球。過去五十年,人類沒有善待生態系統,難怪地球『發脾氣』,以極端天氣或病毒來反撲。」該會希望世人懸崖勒馬,珍惜僅有的地球。

此外,綠惜地球在機構專頁發起了公眾投票,超過1,200人響應,參與為地球先生做「體檢」。體檢結果顯示,接近94% (1,146人) 指「直頭病重啦」,若計入選投「應該就麻麻地喇」的54人,98%對地球生態感到悲觀,情況令人憂慮。

img_6905
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朱漢強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環境議題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