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大爆炸4】討厭Art Basel 卓穎嵐:我們到底為了什麼而忙?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藝術大爆炸

【藝術大爆炸4】討厭Art Basel 卓穎嵐:我們到底為了什麼而忙?

180330_godric_cheuk_featured-01

卓穎嵐是本地跨媒體藝術家,她形容自己的作品極度冷門,在本地藝術圈屬於邊緣中的邊緣。雖說冷門,但過去一年,她的名字不斷出現在各地展覽,香港、內地、台灣,甚至意大利也有她的作品。「一show未平、一show又起」,來到藝術三月,完全是「忙到發癲」。

會展以外,香港周邊的藝術空間,不論是商業畫廊,還是非牟利機構,全部也一次過在三月推出新節目。「昨天,我去了油街實現及K11的展覽開幕,人人都快做死,根本無人有心情去opening。我們有需要為Art Basel搞一大堆嘢嗎?」

本地跨媒體藝術家卓穎嵐(圖片:作品握手(ak7 shou3),正在香港城市大學展出《在路上:中國青年媒體藝術家》展出,詳情:www.cityu.edu.hk/ontheroad)
本地跨媒體藝術家卓穎嵐(圖片:作品握手(ak7 shou3),正在香港城市大學展出《在路上:中國青年媒體藝術家》展出,詳情:www.cityu.edu.hk/ontheroad

我們在忙什麼?

「其實我好憎Art Basel。」這項盛事雖然已是第六年登陸香港,但卓穎嵐坦言自己從來不是受益人。在香港,聲音裝置藝術屬於冷門,沒有畫廊支持,他們的作品走不進會展場館。「但我哋又最熟新媒體技術,人人都搵我哋做set-up,整投影機、拉喇叭線,只要一到三月就瘋狂。」場內場外也需要他們,整個三月也沒有時間創作自己的作品。

弄得大家這麼忙,卓穎嵐一直在質疑Art Basel是否能推動本地藝術發展。「前幾年,富德樓在Art Basel的展期中舉辦過開放日,結果也是無外國人去。」的確,藝博會吸引了國際畫廊、收藏家、藝評人來香港,但他們有真正「落地」,認識本土文創力量嗎?「那一群人只是在圍威喂(小圈子買賣)。」

我不是technician

當藝術家之前,卓穎嵐曾在時裝採購公司工作五年,後期甚至加入時裝設計的行列,但這並非她所好。「之後發現自己唔想做時裝設計,因為市場取向會影響設計師,我不能夠話事。」反而在藝術圈,寫了計劃書,有人賞識便可獲資助。因此,卓穎嵐在2015年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碩士課程後,便全職創作。讀碩士的兩年,她自學了多款軟件程式。畢業初期,全靠幫藝術家做技術支援維生,例如藝術品組裝、整電線、寫電腦程式等。

「之前主要幫人做setup,我一直好擔心大家以為卓穎嵐是technician。直至去年三月,亞洲協會香港中心找我參展,我才多了一個身分:artist 藝術家。」那是一個長達五個月,名為《喘息空間:香港當代藝術展》的聯合展覽,亦是卓穎嵐首次獲邀參與博物館級別的展覽。

「策展人看了我的個人網頁後,便主動聯絡我。他們是我的恩人!」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這場緣分,由策展人Google「卓穎嵐」這個名字開始。若果她沒堅持為每件作品留下短片紀錄,沒寫下完整的個人網站,黃金機會大有可能白白流失。她笑道:「我終於明白,一個完整的portfolio有多重要。能在網上搜尋到你,才會看你的作品。」

簽台灣畫廊 放眼世界

2018年初,卓穎嵐在台北舉辦了個展《你的外殼沒有了並不代表你的美失去了》。之後,跟台北畫廊「十方藝術空間」,簽了為期三年的合約。畫廊將協助她處理內地及台灣市場,而香港及澳門繼續自己話事。「去年開始,我多了機會去內地參展,但我跟他們不太溝通得來。我寧願有一位中間人幫我處理問題,至少無需自己操心。」

卓穎嵐的作品有許多零件、電線、易破物料,所以大部分也容易破損。每次參展,她也花許多時間與心力組裝作品。但一個人在內地工作,更要應付文化差異與潛規則。「內地人很多時候也不付費邀請藝術家做展覽,有畫廊幫助的話,較容易跟他們爭取。」

180330_godric_cheuk_web-02
卓穎嵐的作品《握手》,以小提琴、卡式機及Arduino控制器造成,能發出刺耳的聲音。
卓穎嵐的作品《握手》,以小提琴、卡式機及Arduino控制器造成,能發出刺耳的聲音。

麻煩的行政工作有人代勞之餘,跟台灣畫廊簽約也幫自己的作品找到買家。「對我來說,如果我又要負責價錢的話,我會感到吃力,我完全不熟門路,不知道自己的議價能力,有畫廊幫助實在太好。」卓穎嵐表示,她最近才發現台灣的藝術內銷原來這麼厲害。「台灣的買家不是特別富有的人,可能是畫廊的其中一位職員,也會話儲錢買我的作品,真的是驚喜。」

不只是台灣市場,十方藝術空間也把卓穎嵐帶到意大利的藝博會,雖然作品沒賣出,但非常受觀眾歡迎,畫廊更表示願意在歐洲為她舉辦個展。身邊的朋友也笑言:「你快啲離開香港啦,你啲作品唔啱香港市場。」

一切也網上化

雖然香港成為了全球第三大藝術市場,但原來蓬勃的二手買賣市場幫不了卓穎嵐;反而跟一家台灣畫廊簽約後,她才靜俏俏地登上國際舞台。「外國人來香港,不是為了物色新的藝術家。他們早在網上鎖定了目標人物,主動電郵邀請對方,Art Basel只是一個讓雙方見面的時機。」

網上資訊發達,擴展人際網絡不用再靠傳統酒會、飯局、藝博會。今年藝術週期間,卓穎嵐也會跟內地及英國的策展人見面,商討未來的合作。「其實他們也是電郵找我,最開心的是自己做的網頁,真的有人會看。」說來奇怪,作品走不進香港的Art Basel會場,卻走到了歐洲。藝術市場跟自己有關,又看似無關。又愛又恨,曖昧難分。

卓穎嵐的個人網站:https://www.evilagnivv.com

180330_godric_cheuk_web-04
編輯推薦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藝術大爆炸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