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籍廣東順德的李小龍,身高據說是171厘米,但坊間有好事之徒從他在《死亡遊戲》中與渣巴一同拍的劇照推算他其實只有168厘米左右,但這無損龍迷將他視作巨人的主觀意願。
正如他的截拳道,主張的是因人而異的自我探索。對於一個身高168厘米左右,有着典型中國南方人瘦小身材的李小龍來說,要衝破形式(「無形」),結合各武家之長,從中找到能將自己瘦小身材轉變為致勝理由的「道」,進入「無心」之境後才能找到自我。在《李》書中,他批評笛卡兒只從認識論上去證明人存在的意義,因而「一開始就將自己從自我中趕出來」,結果「摒除真正的人、有血有肉的人、渴望長生不死的人」,但李小龍認為是「我在故我思」,這反映了李小龍的哲學是建基於存在主義之上,為了彰顯「自我」,他選擇各門派中最能發揮自我長處的招式並加以融合改良:參考西洋拳擊的節奏、打法組合和對身體各部分的科學訓練,以詠春「日字衝拳」的中線原理近距離施展,來作上身主要的防衞和攻擊(另按情況加插其他中國不同武術流派招式的運用);至於下盤,李小龍改良了詠春的樁馬將重心平衡於兩腿間(而非傳統重心放後腿配合出拳),輔以跆拳道的側踢和旋踢,以太極的滑步配合西洋劍對距離起動和快速進攻的步伐,種種不同派別的武術組合,是他思考自身體格後,認為最能展現自我優點而創出的風格。
我們從李小龍的電影中,看到他無論防守或攻擊,都是極速的在一兩招內擊倒對手,而絕少用像相若身材的日本人用柔道利用腰力跟對方糾纏扭打,然後摔倒對方的方法,因為相對來說,日本人雖然高度相若,但他們的體格相對厚實,對李小龍這種典型中國南方人的瘦小身材來說,快而強力的攻擊才是最合適的攻擊和防衞策略。雖然李小龍強調武術是一種面對自我的方法,但正如他在《龍爭虎鬥》開場不久跟喬宏飾演的大師所說:「我覺得搏鬥是一種遊戲,但我很嚴肅的玩這種遊戲。」道出了格鬥的本質其實是一種情智博弈,而為了應付格鬥是由對打雙方對對手作身體作出攻擊的行為,為了保護自己身體,便必須最有效地打擊對手,所以截拳道主張拋棄花巧,為勝利而選擇直接了當而有效的攻擊,所有思量都是很實用的,所以截拳道同時是一種簡約美學。